久戍榆关夜枕戈,男儿意气渐消磨。
閒吟河上清人赋,愁听山头敕勒歌。
斗起乡邻甘闭户,衅生狼虎为争窠。
边楼筹笔休言苦,骠信南侵患正多。
久戍榆关夜枕戈,男儿意气渐消磨。
閒吟河上清人赋,愁听山头敕勒歌。
斗起乡邻甘闭户,衅生狼虎为争窠。
边楼筹笔休言苦,骠信南侵患正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驻守边关的士兵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首联“久戍榆关夜枕戈,男儿意气渐消磨”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处境,长年累月的守卫边关,夜晚枕着武器入眠,英雄豪情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消逝。颔联“闲吟河上清人赋,愁听山头敕勒歌”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吟诵古代文人的作品和聆听边地民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颈联“斗起乡邻甘闭户,衅生狼虎为争窠”描绘了边关的紧张局势,乡邻为了自保而选择闭门不出,狼虎则因争夺领地而引发冲突,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尾联“边楼筹笔休言苦,骠信南侵患正多”则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应时刻准备应对南方敌人的入侵,体现了诗人深沉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深刻揭示了边关将士的复杂心境和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零香犹馥。正阑珊别意,还住芳躅。
幽梦凄清,寒雨黄昏,肯被东风吹逐。
孤心却恨春无赖,岂愿游蜂往复。
故宁甘、憔悴姿容,品耐横空寒玉。
他竟无人爱惜,万葩齐取媚,韶华纷触。
独有斜阳,如怨如痴,照向篱边巷曲。
杜鹃原是消魂鸟,惟冷对、余花痛哭。
剩南枝、月苦烟荒,彷佛傲霜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