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山寺僧穿井》
《观山寺僧穿井》全文
唐 / 曹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云僧凿山井,寒碧在中庭。

况是分嵓眼,同来下石瓶。

旁痕终变藓,圆影即澄星。

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

(0)
翻译
僧人开凿山中的井,清冷的碧色映在庭院。
更何况这是分水岭的泉眼,我们一同取水用石瓶装盛。
井壁的痕迹最终会变为青苔,井中倒影如同明亮的星星。
在寂静的夜晚,天龙可能也会被这泉水的声音唤醒,讲述着叶子的故事。
注释
云僧:指僧人。
凿:开凿。
寒碧:清凉的绿色(形容井水)。
中庭:庭院中央。
分嵓眼:分水岭的泉眼。
石瓶:用来装水的石头瓶子。
旁痕:井壁的痕迹。
藓:青苔。
澄星:清澈如星的倒影。
异夜:寂静的夜晚。
蛰:冬眠或静止。
说叶经:讲述关于叶子的传说或经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僧人凿井的静谧图景。"云僧凿山井"一句,既设定了环境,也展示了僧人的勤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寒碧在中庭"则透露出井水清冽、四周环境幽静的氛围。

"况是分嵯眼"可能是在形容井水之清澈,仿佛能够映射出山间的石头一般坚硬而明净。"同来下石瓶"则描绘了僧人使用石制水瓶取水的情景,强调了一种自然、质朴的生活方式。

"旁痕终变藓"可能是在形容随着时间的推移,井边留下的痕迹逐渐被苔藓所覆盖,显示出岁月的流转与静谧。"圆影即澄星"则是对井水映射出的天空和星辰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宇宙相连的精神境界。

"异夜天龙蛰"一句,可能是在形容某个不寻常的夜晚,天上的龙(或是云)在变幻,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应闻说叶经"则可能是在暗示僧人的修行与对佛法经典的研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僧人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神秘而又充满禅意的世界。

作者介绍
曹松

曹松
朝代:唐   字:梦徵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生辰:828——903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