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吹梦渺无垠,白鹭洲前彩袖贫。
今古更教谁搦管,乾坤似未可容身。
钟声屡听寒僧饭,诗句时生山鬼瞋。
好拟招魂东海畔,沅湘不独没灵均。
大风吹梦渺无垠,白鹭洲前彩袖贫。
今古更教谁搦管,乾坤似未可容身。
钟声屡听寒僧饭,诗句时生山鬼瞋。
好拟招魂东海畔,沅湘不独没灵均。
这首诗以大风起笔,描绘出一种梦境般的辽阔与飘渺,随后将视角转向白鹭洲前,通过“彩袖贫”这一细节,巧妙地营造出一种既繁华又落寞的意境。接下来,“今古更教谁搦管,乾坤似未可容身”,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深沉思考。
“钟声屡听寒僧饭,诗句时生山鬼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钟声与寒僧饭的场景,既是宁静又是孤寂的象征;而山鬼的愤怒,则是自然界对人类行为的一种隐喻,提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最后,“好拟招魂东海畔,沅湘不独没灵均”,诗人借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渴望,同时也有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整个诗篇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清晨发西安,四野动鸡唱。
人烟起橘袖,村落隐相向。
川景明朝晖,宿雾自消荡。
万壑霜风乾,清江寂无涨。
一一过巉岩,入江更多状。
出没穷雕鈲,盘回互倔强。
舟行苦相持,帆势忽阻丧。
所喜泉石清,终日娱骋望。
短晷歘西驰,苍岩更孤傍。
隐隐远峰出,稍稍明月上。
遥指常山程,终宵一惆怅。
晚稻无收苗亦枯,薪桂不但米如珠。
计穷且救目前乏,丁丁斤斧到林株。
林繁曾忆十年树,林缺忽见山角露。
旁人莫感荣落情,更十年后还如故。
君不见,城中灰烬已无余,草木伐尽烧民居。
尺椽寸桷都搜括,千家瓦砾成丘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