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易水上,此日蓟门过。
殿阙风云近,边关夜月多。
时清收涕泪,俗古尚悲歌。
为问东山谢,苍生意若何。
思君易水上,此日蓟门过。
殿阙风云近,边关夜月多。
时清收涕泪,俗古尚悲歌。
为问东山谢,苍生意若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寄易水张兵宪二首(其二)》。诗中以“思君易水上”开篇,将思绪引向了历史上的易水,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此日蓟门过”,点明了诗人自己身处蓟门,与友人相隔两地的现实。
“殿阙风云近,边关夜月多”,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景象,宫殿与天空相连,仿佛触手可及;而边关则在夜晚被月光笼罩,显得格外宁静而遥远。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诗人所在环境的壮丽与辽阔,也暗示了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
“时清收涕泪,俗古尚悲歌”,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清明,内心却难以抑制的悲伤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当地风俗的古朴,人们即便在和平时期,仍然保持着对历史和传统的哀悼与怀念。
最后,“为问东山谢,苍生意若何”,借用典故,以东晋名士谢安的隐居生活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生活的关切与思考。这里的“苍生意”,既指友人的生活状态,也暗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反思,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遗庙孤城里,经过为抚膺。
运穷天步窘,衅起敌锋乘。
钟簴嗟旒缀,江淮忽瓦崩。
空龈戈尚奋,折骨障还登。
一死关宗祏,千秋有废兴。
穹碑缠莽草,野日上觚棱。
委佩丹青落,危冠气色增。
邻堪祠玉马,名自勒金縢。
大火时仍王,洪河夕未澄。
苍茫驱俗驾,絮酒愧如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