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前韵和诸公》
《再用前韵和诸公》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白发星星纱帽乌,怕随年少过西湖。

清明上冢行人少,寒食开门宫使无。

半世行藏随杖屦,百年悲乐寄樽壶。

归来第五桥边路,半树残阳噪毕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àiyòngqiányùnzhūgōng
sòng / mèngguì

báixīngxīngshāmàosuíniánshǎoguò西

qīngmíngshàngzhǒngxíngrénshǎohánshíkāishǎogōng使shǐ

bànshìxíngcángsuízhàngbǎiniánbēizūn

guīláiqiáobiānbàncánshǎoyángzào

翻译
满头白发如星点的纱帽下,我害怕跟随年轻的步伐度过西湖。
清明时节扫墓的人稀少,皇宫守卫在寒食节也不再把门打开。
半生的足迹和经历都随身携带在拐杖和鞋子中,一生的悲欢离合寄托在酒杯之中。
回到第五桥边的小路,夕阳下半树的鸟儿嘈杂喧闹。
注释
白发:指老年人的白头发。
星星:形容白发散布状。
纱帽:古代官员的官帽。
年少:年轻人。
西湖:杭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祭扫先人的日子。
上冢:扫墓。
行人:扫墓的人。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两天,禁烟火。
宫使:皇宫的使者或守卫。
行藏:指人的行为和经历。
杖屦:拐杖和鞋子,代指行走。
百年:一生。
悲乐:悲欢离合。
樽壶:酒杯,借指饮酒。
归来:返回。
第五桥: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桥。
残阳:傍晚的太阳。
噪:嘈杂。
毕逋:鸟名,即斑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以及个人悲欢离合的情感体验。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句“白发星星纱帽乌,怕随年少过西湖。”通过对头发变白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情感。西湖作为背景,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接下来的“清明上冢行人少,寒食开门宫使无。”则是通过清明节(现在的 Tomb Sweeping Day)这个特定时段,描绘出人们扫墓时的情景。清冷的气氛和稀少的人影,烘托出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凄凉的画面。

“半世行藏随杖屦,百年悲乐寄樽壶。”这两句诗则是对人生的一种概括。半世的行走与隐居,以及用酒来寄托一生的喜怒哀乐,都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最后,“归来第五桥边路,半树残阳噪毕逋。”则是诗人归来的情景描写。第五桥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点,让人联想到诗人对故地的眷恋。而“半树残阳”则增添了一种岁月流逝、光阴荏苒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细节的精彩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弄玉

采凤飞来到禁闱,便随王母驻瑶池。

如今记得秦楼上,偷见萧郎恼妾时。

(0)

题窗上诗

何人窗下读书声,南斗阑干北斗横。

千里思家归不得,春风肠断石头城。

(0)

寄崔万芳夔

气杀高隼击,惜芳步寒林。风摇苍琅根,霜剪荍?心。

归思忽眇眇,佳气亦沈沈。

我身岂遐远,如隔湘汉深。

事迩智莫及,愿乖情不任。

迟君忘言侣,一笑开吾襟。

(0)

送穆寂赴举

天子锡玄纁,倾山礼隐沦。

君抛青霞去,荣资观国宾。

剑光既陆离,琼彩何璘玢。

夙驾别情远,商弦秋意新。

冥冥鸿鹄姿,数尺看苍旻。

残寇近宋郊,西行恶飙尘。

立身素耿介,处难思经纶。

春府搜才日,高科得一人。

(0)

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从公惜日短,留赏夜如何。

(0)

河中石刻

雨滴空阶晓,无心换夕香。

井梧花落尽,一半在银床。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