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畏白日,孤客莫夜行。
彼以不暴众,此何独忘生。
饥必见人食,不食且无名。
麋鹿能远遁,安得逢怒狞。
由人不由常,役役官有程。
猛虎畏白日,孤客莫夜行。
彼以不暴众,此何独忘生。
饥必见人食,不食且无名。
麋鹿能远遁,安得逢怒狞。
由人不由常,役役官有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闻西山虎》,通过对猛虎在白天畏惧的形象与夜晚出行的孤客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态和人生境遇的思考。首句“猛虎畏白日”描绘了猛兽在阳光下收敛其凶猛本性的状态,暗示了光明对于黑暗生物的压制。接着,“孤客莫夜行”点出主人公的孤独与危险,强调夜晚出行的不易。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指出老虎虽然不会随意伤害群众,但若在饥饿时,也可能不顾生命而觅食。“彼以不暴众,此何独忘生”,揭示了生存压力下的无奈选择。接下来两句“饥必见人食,不食且无名”强调了生存的艰难和为了生存不得不冒险的行为。
“麋鹿能远遁,安得逢怒狞”借麋鹿能够逃避危险隐匿起来,暗示人不如动物有自保之智,难以避免遭遇凶猛之虎。最后两句“由人不由常,役役官有程”则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官场的忙碌,人们往往身不由己,受制于既定的规则和职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虎之形象寄寓人生哲理,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含蓄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