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半塘寺》
《宿半塘寺》全文
宋 / 赵与訔   形式: 五言律诗

夜宿半塘寺,惟闻塔上铃。

老僧行道影,童子颂经声。

竹密风犹劲,窗幽月愈明。

瓦炉香断处,一榻洒然清。

(0)
翻译
夜晚住宿在半塘寺中,只听见塔顶的铃声悠扬。
老僧在月光下行走,留下一道身影,孩童们诵读经文的声音回荡。
竹林密集,风声更显强劲;窗户幽深,月光更加明亮。
炉中的香火已熄,整个房间显得清静而舒爽。
注释
夜宿:过夜住宿。
半塘寺:位于半塘的一座寺庙。
塔上铃:寺庙塔顶的铃铛声。
老僧行道影:老僧在月光下的背影。
童子颂经声:小孩诵读佛经的声音。
竹密:竹林茂密。
风犹劲:风力仍然强劲。
窗幽:窗户幽暗。
月愈明:月光更加明亮。
瓦炉:烧香的瓦制炉子。
香断处:香火燃尽的地方。
一榻:一张床铺。
洒然清:清爽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半塘寺的独特体验。首联以深夜静谧为背景,塔上的铃声悠扬,如同寺庙的宁静之音,引人入胜。颔联通过"老僧行道影"和"童子颂经声",展现了僧侣们在月光下修行的场景,动静结合,富有禅意。颈联进一步描绘环境,竹林深处风声透过缝隙显得更加劲健,而明亮的月光透过幽暗的窗户,更显寺内清寂。尾联以瓦炉香尽,一榻清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禅定,整个画面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赵与訔的这首《宿半塘寺》以简洁的笔触,营造出深沉而宁静的禅境,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之美。

作者介绍

赵与訔
朝代:宋

赵与訔(一二一三~一二六五),字中父,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孟頫父。以荫补官,初调饶州司户参军,兼浙西提刑司干办,知萧山县。理宗淳祐八年(一二四八),通判临安府。十年,知嘉兴府。宝祐元年(一二五三),知平江府。景定五年(一二六四),以两浙运使兼知临安府(《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咸淳元年卒,年五十三。事见《松雪斋集》卷八《先侍郎阡表》。
猜你喜欢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其三

渐老爱秋光,升沉意两忘。

雁声偏到枕,虫响故依床。

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

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

(0)

句容送蔡惟中

昨日立秋今日凉,蔡子束书归故乡。

我来未久子遽别,子岂与我如参商。

自惭贫无橐金赠,解剑换酒浇愁肠。

醉酣月出重露滴,梧飘金井芙蕖香。

众宾喧哗噱笑口,我独不语情徬徨。

岂徒戚戚儿女态,感旧怀古增悲伤。

忆昔追游茂苑上,白马紫辔青丝缰。

子方年少富文学,面如红玉肥有光。

黄金晓酬西馆客,绿锦夜赠东楼娼。

三公走檄辟作掾,两府交荐除为郎。

风尘一别未十载,短鬓萧飒俱老苍。

黑巾笼头着野服,微雨鹄立官道傍。

自云匍匐事贩鬻,盖屐巾箑纸笔将。

匪争刀锥竞微利,聊复糊口走四方。

我闻此语重叹息,助以唧唧鸣寒膋。

丈夫失意固如此,屠狗买畚庸何妨。

曲江之西沙柳黄,夜逐落潮登野航。

相逢故友或相问,勾曲冈头一草堂。

(0)

续怀友诗五首·其三王逸人

衡庐古巷中,高驾日相顾。

芳草掩空扉,知君断幽步。

残烟北寺钟,暮雨西阊树。

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0)

赠郑邴文

两鬓星星小幅巾,苍松气节鹤精神。

居常倒屣迎佳客,贫不将诗谒贵人。

踏雪抱琴梅屿晓,典衣沽酒柳桥春。

若非道眼高明者,谁肯甘心寂寞滨。

(0)

访许文学不遇

杖策思寻半日闲,偶随流水过前山。

林中不见童迎客,竹外惟闻犬护关。

道服自悬虚牖下,茶巾空挂夕阳间。

到门不遇君携手,惆怅荒村暮独还。

(0)

游虎丘

春入翠微深,春风吹客襟。

相携木上座,来礼石观音。

老树积古色,薄云生昼阴。

林僧修茗供,默坐契禅心。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