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
《秋怀》全文
唐 / 张九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感惜芳时换,谁知客思悬。

忆随鸿向煖,愁学马思边。

留滞机还息,纷拿网自牵。

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

(0)
注释
感惜:感慨惋惜。
芳时换:春光已换,指春天过去,时光流逝。
谁知:谁理解,谁知道。
客思:游子的思绪,指远离家乡的人的思念之情。
悬:高悬,形容思绪强烈、无法平息。
忆随:回忆跟随。
鸿向煖:鸿雁飞向温暖之地,借鸿雁南飞表达对温暖家乡的怀念。
愁学:忧愁仿效。
马思边:马儿渴望归乡之边,以马儿思归比喻自己强烈的思乡之情。
留滞:滞留,停留于异地,未能归乡。
机还息:心如止水,机,此处指人的心思;息,平静、停止。
纷拿:纷纷扰扰,拿,通“挐”,纷乱之意。
网自牵:被世事所牵绊,如同被网束缚,无法脱身。
东南起归望:遥望东南方向,萌生归乡之愿。
何处是江天:但何处才是那熟悉的江天之景?江天,江河与天空,泛指故乡的自然景色。
翻译
感慨惋惜春光已换,谁理解游子思绪高悬。
回忆随鸿雁飞向温暖之地,忧愁仿效马儿渴望归乡之边。
滞留异地,心如止水,却仍被纷纷扰扰的世事所牵绊。
遥望东南方向,萌生归乡之愿,但何处才是那熟悉的江天之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秋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离别之苦的心境。诗中“感惜芳时换”表现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流逝不再的哀伤,“谁知客思悬”则是说这种哀愁只有自己心中明白,旁人难以理解。

“忆随鸿向煖”中的“鸿”指的是大雁,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愁学马思边”则表达了诗人因为思念而学习《尚书·大誓》中“思边”之句的苦恼心情。

“留滞机还息”一句,可能是在说虽然身体留在原地,但心灵已经随着思念飞往远方。“纷拿网自牵”则是用捉鸟的网比喻世事的羁绊,以及诗人对这些羁绊的无奈。

“东南起归望,何处是江天”这一句,是诗人对于故乡的向往以及内心深处对自由之境界的追求。在这里,“江天”可能象征着一片广阔的自然和精神上的自由飞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离别和自由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张九龄

张九龄
朝代:唐   字:子寿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生辰:678-740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猜你喜欢

答康孟担留别

别后怀人水一方,归来宁似客衣裳。

江山异地曾留赋,花木还家渐向阳。

鞭弭代兴盟有主,风尘游倦思偏长。

同声海内如君几,谁许诗名附雁行。

(0)

林志和明府过谈旅舍

马首当年忆并东,从前消息半相同。

重来大集明堂吏,一笑谁怜塞上翁。

百里多君工制锦,孤臣何地托飘蓬。

亦知双剑时还合,未若延津气似虹。

(0)

归自山中道过张茂才

薜衣藜杖翠微隈,习习清风两腋回。

问字堪过杨子宅,论文况羡襧生才。

相推白璧连城重,自有黄金索骏来。

迟尔长杨秋色里,好怀春并蓟门开。

(0)

喜雨

雨意连朝足,人心尽日欢。

火云初捲焰,赤地已扬澜。

耕课移勤补,农书带笑看。

几旬陪露祷,今得谢玄坛。

(0)

正月十五夜奉迎邑侯雨中观灯雅集岁癸亥余尝为榕溪灯夕词十二章今采民谣复为甲子灯夕词十六章抚今追昔喜可知也·其六

烟火丛中带雨归,香尘不动马如飞。

莫教宝幰争驰道,恐有奴鞭及主衣。

(0)

五月七日宝安诸君子招汎龙潭八日复汎篁村同观竞渡客有歌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之句者因以为韵人赋十章邓玄度六言首奏余亦步其韵以六言赓焉·其七

钟鼓报晴远近,楼台夹水西东。

叩船谁歌小海,解衵须奏回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