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悠悠,挽使舟。吴人歌,歌邓侯。
江水东流去不返,邓侯邓侯舟莫挽。
江悠悠,挽使舟。吴人歌,歌邓侯。
江水东流去不返,邓侯邓侯舟莫挽。
这首诗以江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江水悠悠流淌,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而诗人则巧妙地将江水与舟船联系起来,通过“挽使舟”的动作,赋予了江水一种主动的力量,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动态感。
接着,诗人引入了“吴人歌”,这不仅仅是对当地民歌的引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吴地的歌声,或许是对邓侯的怀念,或许是对于江水永恒流动的感慨,歌声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歌邓侯”三字,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将邓侯这一人物形象引入读者的视野。邓侯的形象虽然未被详细描绘,但从“挽使舟”的动作和“江水东流去不返”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邓侯可能是一位与江水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物,他的存在似乎与江水的命运紧密相连,却又无法挽留江水的流逝。
最后,“江水东流去不返,邓侯邓侯舟莫挽”这两句诗,既是对邓侯命运的一种暗示,也是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江水的东流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邓侯的舟无法挽留江水,也暗示了人类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力感。这种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永恒的对比,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思考的意境,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那得身无事。问双溪老子,而今万缘空否。
正使尘劳偿未了,毕竟难昏灵府。
已笑唾、功名如土。
五十九年风雨过,算非非、是是何须数。
垂老也,信缘度。绿阴朱夏回清暑。
叹病来、觞怯流霞,扇闲白羽。
方念生初增感慨,谁寄乐章新语。
知是我、花庵庵主。
一别三年惟梦见,定何时、相对倾琼醑。
惊世路,有豺虎。
泠泠接吾耳,尘尔非真精。
大音寂无响,瓦砾如雷鸣。
古今滞迷妄,溜溜尘所萦。
落叶随水去,颠风吹残英。
道人了本源,超然契无生。
销镕天所假,浩荡还空明。
视听非耳目,况复求音声。
竹木閟渔社,衡茅落初营。
杖藜候晚收,曳履看春耕。
无为万物逝,不言四时行。
情尘泯绝处,大地皆䪫韺。
渊明出醉语,能与此理并。
见之偶一笑,呼儿署南荣。
莫作如是观,吾轩本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