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六此君亭》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其六此君亭》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绿竹不可数,孤亭一倍幽。

色分岩石润,梢出涧松修。

雪节寒方见,春萌旱不抽。

故山多此物,长恨未归休。

(0)
注释
绿竹:翠绿的竹子。
孤亭:孤独的亭子。
幽:幽静。
岩石润:竹子颜色与岩石相映,显得滋润。
涧松修:涧边的松树修长。
雪节:竹节在雪中的样子。
春萌:春天的新芽。
故山:故乡的山。
未归休:未能回家。
翻译
绿色的竹林数不清,孤零零的亭子更显幽深。
竹子的颜色与岩石相映生辉,显得湿润,竹梢高过涧边的松树,显得修长。
只有在寒冬时节,竹节才更加清晰可见,春天干旱时也未见它抽新芽。
我家乡有很多这样的竹子,长久以来我都在遗憾未能回归那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孔武仲金陵九咏·此君亭》。诗人以"绿竹"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幽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绿竹不可数"展现出竹林的繁茂,"孤亭一倍幽"则强调了竹林与亭子相映成趣,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色分岩石润,梢出涧松修"两句,通过对比竹子的颜色与岩石的润泽,以及竹梢与涧松的挺拔,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坚韧与秀美。"雪节寒方见,春萌旱不抽"则描绘了竹子在严寒中仍保持节操,在干旱时也不急于生长,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

最后,诗人借"故山多此物"表达了对故乡竹林的怀念,"长恨未归休"则流露出对回归自然、过上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辙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十五

山庐好,俯仰味醰醰。

水际白鸥飞上下,梁间紫燕话呢喃。人向静中参。

(0)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五

山庐好,园圃惬幽寻。

梅折一枝香到骨,兰开几朵素盟心。孤抱自深深。

(0)

女冠子·其二

皈依经卷。法曲仙音空献。渺心期。

丽质虔参佛,孤情懒画眉。

苍师洪谷意,妙擅石涛姿。如此丹青手,几人知。

(0)

女冠子·其一题文信尼画幅

是何意境。眼底烟云无定。莽平沙。

旷野谁家笛,边关何处笳。

荒寒峨岭雪,艳冶蒜山霞。更作千条柳,受风斜。

(0)

庆清朝.海棠。用碧山榴花韵

绝艳宜簪,倩魂易冷,几回亸袅东风。

春娇乍倚,曲栏独映嫣红。

和醉重鸣怨瑟,弦间幽意有谁同。

斜阳外,断霞作被,残粉成丛。

犹忆故山步月,听杜鹃啼夜,绿碎烟空。

朱英数点,飞帘应为诗工。

镜里暗藏清泪,怕教零落乱云中。

深深院,浓愁未醒,争似花浓。

(0)

风中柳.题缀玉轩话别图即送畹华赴日本

渡口梅风,轻约薄罗歌扇。带朝慵、宫衣剪剪。

几多离愁,经海清怨。早归来、翠樽低劝。

梦想云棠,莫负十洲仙愿。数绣程、珠帘尽捲。

春樱壶峤,沧桑人倩。待閒话、画图亲检。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