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其四》
《塞上曲寄少司马苏允吉·其四》全文
明 / 谢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孤月高高照朔荒,戍楼吹笛满天霜。

三秋杨柳飘零尽,此夜征夫总断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戍边战士的孤独情感。首句“孤月高高照朔荒”以“孤月”为引子,渲染出边塞的辽阔与荒凉,月光如银,高悬于无垠的荒野之上,给人一种孤寂而壮阔的感觉。接着,“戍楼吹笛满天霜”,戍楼上的士兵吹响笛声,这笛声在寒冷的霜天中回荡,增添了边塞的冷清与悲凉。笛声或许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许是对于战事的担忧,总之,它在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悠长。

“三秋杨柳飘零尽”一句,将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的变迁融入边塞的场景之中。秋天的杨柳已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最后,“此夜征夫总断肠”直抒胸臆,表达了边疆战士在这样一个凄凉之夜,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哀伤。他们远离家乡,面对生死未卜的战场,心中的思念与恐惧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戍边战士的英勇与孤独,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谢榛

谢榛
朝代:明   字:茂秦   号:四溟山人   籍贯:脱屣山   生辰:1495~1575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
猜你喜欢

送陈县丞崧回建阳任

几回来往建州道,下马逢人说好官。

一见又为天外别,相逢真似梦中看。

雷霆入地惊湍吼,虎豹蹲林乱石攒。

我昔仗君曾脱险,追思珠泪不胜弹。

(0)

送俞经宪惠民考绩入京

我昔官居白玉堂,五更振佩朝明光。

君之先人司喉舌,献纳从容在帝旁。

每见殿东供奉退,凤仪秀拔重班行。

自我不见今十载,伤心耆旧半存亡。

君才不忝名家胄,法冠豸服何辉煌。

弭节留都刚会面,又闻奏最上江艎。

闪闪旌旂辉白日,明明画戟飞秋霜。

行处想应无豺虎,山妖水怪尽逃藏。

比闻处处鬻男女,江南江北多旱蝗。

官府诛求何日已,闾阎百孔兼千疮。

我曹肉食惭无补,言之感激热中肠。

君侯忠孝夙自许,触目民隐心悲伤。

此去应前宣室席,愿无缄默负吾皇。

临分不尽叮咛语,意逐东流江水长。

(0)

啜茶

故乡茶叶异乡烹,添得吟肠一味清。

水凿冰崖凝碧碗,火翻雪浪覆青瓶。

含鎗谩说呈新品,带脚从今减旧声。

愧我相知无谏议,也须三碗坐严更。

(0)

写贞白凌寒卷

冻容不减玉颜色,疏影横檐却避春。

雪夜槎牙舒铁骨,最堪图赠未亡人。

(0)

和邵二泉先生待麻姑泉一首

为取深青洗却迂,石梁趺坐正刚予。

匣中宝剑腾还否,天上银河落未如。

饮雪香分归洞侣,佩环声碎宴池馀。

沧桑果是无根说,会见何人去恶书。

(0)

郊行陪祀十首·其六

不问燕山桂,那知玉井泉。

稚儿方缊草,老妇未衣绵。

夜梦追三窟,朝餐费万钱。

提兵须几镇,何独向西川。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