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
断发仪刑千古学,奔涛翻动万人忧。
石缘类鬼名罗刹,寺为因坟号虎丘。
莫著诗章远牵引,由来北郡似南州。
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
断发仪刑千古学,奔涛翻动万人忧。
石缘类鬼名罗刹,寺为因坟号虎丘。
莫著诗章远牵引,由来北郡似南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自豪。开篇“会稽天下本无俦,任取苏杭作辈流”表达了诗人认为江南地区(以苏州、杭州为代表)历来文物繁华,文化底蕴深厚,可以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接着,“断发仪刑千古学,奔涛翻动万人忧”则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的景象,可能是指某个历史事件或文化遗迹,引起人们对过去文明的缅怀和忧虑。
“石缘类鬼名罗刹,寺为因坟号虎丘”中的“石缘”可能指的是山势蜿蜒连绵,“类鬼名罗刹”则是形容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景象,而“寺为因坟号虎丘”则表明了某个寺庙因为与古墓有关而得名,显示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关注。
最后,“莫著诗章远牵引,由来北郡似南州”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情感,即不必在诗歌中过分追求遥远的联想和夸张的修辞,因为即便是在北方的郡县,也有着类似江南的美丽风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元稹对自然美景与历史文化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自信和技艺。
寺觉重游好,僧期后会赊。
青虫彫病叶,白鸟篆平沙。
水瘦石生齿,山寒梅未花。
功名今有待,且谒惠公茶。
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
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
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
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