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鹤唳》
《雨中鹤唳》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古风

阴霭结愁思,秋霖政霪澍。

何天唳鸣鹤,嘹喨乌云路。

九皋声甚远,底处披冥雾。

定知君子化,不作乘轩污。

介虮六王师,栉沐方暴露。

刍挽苦不继,曷保金汤固。

涂泥困沦没,无计开樊笯。

伤古听华亭,吾心向谁布。

(0)
鉴赏

这首诗《雨中鹤唳》由宋代诗人薛季宣所作,通过描绘雨中的鹤唳之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首句“阴霭结愁思,秋霖政霪澍”,以阴沉的云层和连绵不断的秋雨开篇,营造出一种忧郁而沉重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愁绪所笼罩。接着,“何天唳鸣鹤,嘹喨乌云路”一句,鹤唳的声音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回荡,既突出了鹤的孤独与高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追求。

“九皋声甚远,底处披冥雾”进一步描绘了鹤唳声的遥远与穿透力,即使在浓雾之中也能清晰听见,象征着高尚品格的深远影响。紧接着,“定知君子化,不作乘轩污”表达了诗人对君子之德的赞美,认为真正的君子不会因外在环境的恶劣而改变其高洁品质,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玷污自己的人格。

后半部分“介虮六王师,栉沐方暴露”转而关注社会现实,以“虮”(虱子)比喻小人物,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同情。接着,“刍挽苦不继,曷保金汤固”指出资源的匮乏使得人们的生活难以维持,强调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涂泥困沦没,无计开樊笯”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泥泞中挣扎,无法摆脱困境的现状,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最后,“伤古听华亭,吾心向谁布”以华亭鹤唳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其十一兰

绿叶映芳蕤,贞姿在空谷。

纷纷世人同,寂寂君子独。

(0)

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

祭筵跪拜膝难抬,连岁何曾上冢来。

老子七旬看又过,幻身多病复相催。

人间愿弃姑云耳,地下从游亦壮哉。

寒食江村旧行路,道旁相吊总悲哀。

(0)

与林止庵叶半隐分赋郡中古迹得鲁公祠右军墨池·其二

昏昏水气吐玄云,自是先生笔有神。

不洗从来姿媚态,可怜北面卫夫人。

(0)

过孙君文旧避地处

相逢还自失,相见尽天涯。

邻壤初移戍,空山此寄家。

剪茸春过鹿,伐竹旧烧畬。

去后馀荒槿,依沟结影斜。

(0)

山阴道中呈郑正朴翁

杨柳远天色,野风来水涯。

异乡同梦客,今雨故人家。

越树夜啼鸟,禹陵冬落花。

悠悠江海意,为尔鬓先华。

(0)

寄题何氏绿绮楼

北岸有高楼,其南多药树。

仙人昼采之,遗佩乡江渚。

化为绿绮琴,轸徽微已具。

有客来南方,振衣坐其处。

风吹朱鸟巢,欲落鸣至曙。

山分地肺云,水流天目雨。

别去重所思,别时不能去。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