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已是五年馀,总向残山守旧庐。
离乱寺田空有税,往来羸稚不成锄。
出门自负干寒暑,掩室贫炊数麦蔬。
肺病两冬犹未释,伯仁由我痛何如。
离家已是五年馀,总向残山守旧庐。
离乱寺田空有税,往来羸稚不成锄。
出门自负干寒暑,掩室贫炊数麦蔬。
肺病两冬犹未释,伯仁由我痛何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诗中通过叙述友人生前的生活状态和离世后的凄凉景象,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悲悯情怀。
首联“离家已是五年馀,总向残山守旧庐”,开篇即点出友人离家已久,独自在荒凉的山中守护着简陋的居所,生活条件艰苦,孤独寂寞。这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状态,既是对友人生前境遇的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其孤寂生活的同情与感慨。
颔联“离乱寺田空有税,往来羸稚不成锄”,进一步揭示了友人生前生活的艰难。寺田虽有,但因战乱频仍,无法耕种,税收也无法得到保障;来往的孩童体力不足,难以完成农事。这一联通过对比友人生活的艰辛与社会动荡的背景,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颈联“出门自负干寒暑,掩室贫炊数麦蔬”,描绘了友人独自面对自然界的严寒酷暑,以及在贫困中挣扎的生活情景。出门劳作,自力更生,而室内则是简陋的贫苦生活,仅能以麦菜为食。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的艰辛。
尾联“肺病两冬犹未释,伯仁由我痛何如”,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因肺病而长期受病痛折磨直至去世的哀痛之情。这里引用了“伯仁由我”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责与痛苦,暗示了自己未能及时救助或陪伴友人度过难关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友人生前生活状况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离世后诗人内心哀痛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
籍甚声名,门阑相种,文章世科。
算当年瑞世,正当夏五,仙家毓德,全是春和。
底事屏星,著之海峤,奈此腾骧骥足何。
君知否,看飞来丹诏,径上鸾坡。
殷勤携酒相过。
要滟滟浮君金叵罗。
叹同心相契,古来难觅,二年同处,意总无它。
如此平分,更教添个,也自清风明月多。
拼沈醉,任光浮绿鬓,笑满红涡。
洛阳九老图中,当时司马年犹小。
争如今夕,举杯相劝,十人齐寿。
已幸同庚,何分雌甲,本无多少。
但有头可白,无愁可解,只如此、都赢了。
庆礼十年还又,更十年、依前难老。
尽教百岁,做人高祖,见孙白首。
却要从今,探梅脚健,看山眼好。
赖天公,顿得东园长在,陪歌陪酒。
春入长安百万家,湖边无日不香车。
一株柳色吾无分,看杀庭前荠菜花。
诏书屡趣入承明,黄阁前头不肯登。
苦欲归休同野老,本来清净是禅僧。
苔生文塔今成古,影挂山房唤不应。
犹想经行泉石处,倚岩憔悴一枯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