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灯火醉樊楼,月落吹箫未肯休。
不惜黄金追胜事,肯回青眼顾时流。
燕来鸿去春光在,死易生难病脉浮。
更问西池赏花约,心虽欲往豫兮犹。
往年灯火醉樊楼,月落吹箫未肯休。
不惜黄金追胜事,肯回青眼顾时流。
燕来鸿去春光在,死易生难病脉浮。
更问西池赏花约,心虽欲往豫兮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开篇“往年灯火醉樊楼,月落吹箫未肯休”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画面,即使是夜深人静的时刻,也不愿结束那份欢乐和愉悦,这种不舍昼夜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往事的珍视与留恋。
“不惜黄金追胜事,肯回青眼顾时流”两句,则是说为了重温那些美好的往事,即使花费再多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里的“不惜黄金”和“肯回青眼”,都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强调诗人对过去的眷恋和珍视。
接着,“燕来鸿去春光在,死易生难病脉浮”两句,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燕子来去,象征着时光的飞逝;“春光在”,则是表明即使自然界依旧美丽,但生命中的困顿和痛苦,如同疾病一般,让人感到生不如死。
最后,“更问西池赏花约,心虽欲往豫兮犹”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安排或邀约的回应。虽然内心渴望参加那次在西池赏花的聚会,但却又带着一种犹豫不决的情绪。这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美好难以忘怀,或者是由于现实中的困扰和痛苦,让诗人对未来有些许担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于生命无常与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