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龙砺芒斗柄指,寒月沄沄荡明水。
三更风起沙不动,一白清霜冻千里。
荒篱老鸡鸣树根,槽刍饲马开店门。
轭铃摇兀出平陆,梦回人语东平村。
苍龙砺芒斗柄指,寒月沄沄荡明水。
三更风起沙不动,一白清霜冻千里。
荒篱老鸡鸣树根,槽刍饲马开店门。
轭铃摇兀出平陆,梦回人语东平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汶阳河畔的宁静与寒冷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的静谧与辽阔。
首句“苍龙砺芒斗柄指”以苍龙喻指时间的流逝,斗柄指向暗示了特定的时间点,营造了一种时间感和空间感的交织。接着“寒月沄沄荡明水”,寒月在波光粼粼的水面荡漾,既表现了月色的皎洁,也映衬出水面的平静与广阔。
“三更风起沙不动,一白清霜冻千里”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三更时分,虽然风吹过,但沙地却纹丝不动,清霜覆盖了千里大地,展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
“荒篱老鸡鸣树根,槽刍饲马开店门”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场景,老鸡在荒篱旁啼鸣,马儿在槽边吃草,店门紧闭,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气息。
最后,“轭铃摇兀出平陆,梦回人语东平村”则以动中寓静的手法,描绘了行旅者在平旷之地骑行的情景,远处传来的人声,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熟悉的村落,增加了诗作的意境深度和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冷冬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玉山乘四载,瑶池宴八龙。
鼋桥浮少海,鹄盖上中峰。
飞狐横塞路,白马当河冲。
水奠三川石,山封五树松。
长虹双瀑布,圆阙两芙蓉。
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新蒲节转促,短笋箨犹重。
树宿含樱鸟,花留酿蜜蜂。
迎风下列缺,洒酒召昌容。
且欣陪北上,方欲待东封。
律在夹钟,服居苍衮。杳杳清思,绵绵长远。
就祭于合,班神于本。来庭有序,助祭有章。
乐舞六代,宾歌二王。和铃以节,鞗革斯锵。
齐宫馔玉,鍌斝浮金。洞庭钟鼓,龙门瑟琴。
其乐已变,惟神是临。
思鸟聚寒芦,苍云轸暮色。
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
婵娟入绮窗,徘徊鹜情极。
弱挂不胜枝,轻飞屡低翼。
玉山聊可望,瑶池岂难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