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膏闻旧典,秉烛嗣芳辰。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让春。
钧天移帝乐,北斗下城闉。
匝地沈香燎,浮空罗袜尘。
并珂驰宝铰,分幰鹜彫轮。
忽去腾夷路,还来竞要津。
酒胡矜酎美,梅额衒妆新。
谁见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泛膏闻旧典,秉烛嗣芳辰。
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让春。
钧天移帝乐,北斗下城闉。
匝地沈香燎,浮空罗袜尘。
并珂驰宝铰,分幰鹜彫轮。
忽去腾夷路,还来竞要津。
酒胡矜酎美,梅额衒妆新。
谁见甘泉畤,昏祠遂至晨。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观赏花灯的盛况和夜晚的景色。"泛膏闻旧典,秉烛嗣芳辰"一句,通过“泛膏”即广泛流传的古老习俗和“秉烛”即手持蜡烛的形象,描绘出节日中人们继承往昔风俗的情景。“霞破初迎月,林寒即让春”则是夜色渐浓,月亮初现,树木间透露出初春的凉意。
接下来的“钧天移帝乐,北斗下城闉”表达了音乐和星象之间的联系,通过皇家乐队在城市中演奏,配合北斗七星的位置,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神秘的氛围。"匝地沈香燎,浮空罗袜尘"则是用来形容观灯时的香气和光影交错的情景。
"并珂驰宝铰,分幰鹜彫轮"一句中,“并珂”指的是璀璨闪烁的装饰品,而“驰宝铰”则是形容其声音,“分幰鹜彫轮”则描绘出精美的丝织物和车轮,表现了节日中的繁华景象。
"忽去腾夷路,还来竞要津"表达的是观灯的人潮涌动,有如过往云烟般瞬息万变,又不断有人前来观赏。"酒胡矜酎美,梅额衒妆新"则是形容人们在饮酒欢乐中享受着节日的美好,梅花之意象增添了一份春日的温馨。
最后,“谁见甘泉畤,昏祠遂至晨”一句,通过提问谁能看见那甘美的水源和祭坛上的烟火,一直持续到清晨,表达了对这繁华夜晚中不愿结束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上元观灯图,展示了宋代城市节日生活的热闹与多彩。
筮仕得残甸,举世所唾弃。
启居不遑恤,吾以遂吾志。
闾左方黯惨,饷输更枯瘁。
惊烽尽鸟窜,谍迹时麇至。
金汤惟所画,经纬赅而备。
图牒寓素心,索之在梦寐。
三载枕一戈,千秋犹傲吏。
晨登仲宣台,徒有昔人意。
永兹兰茝言,宛其相位置。
旷览晰古今,劳生耻忧悸。
逝将赓郢歌,庶或附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