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人家傍柳条,玄晖遗迹自萧萧。
曾为一夜青山客,未得无情过板桥。
两岸人家傍柳条,玄晖遗迹自萧萧。
曾为一夜青山客,未得无情过板桥。
这首明代诗人曹学佺的《板桥》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首句“两岸人家傍柳条”展现了河岸两旁人家依傍在柔美的柳树边,透露出一种田园诗意的恬静生活气息。接着,“玄晖遗迹自萧萧”暗指板桥或许曾是古代诗人谢朓(字玄晖)游历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遗迹,显得有些寂寥和历史的沧桑感。
“曾为一夜青山客”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想象自己或他人曾在此度过一夜,沉浸在青山环绕的美景中。最后一句“未得无情过板桥”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似乎在说,尽管有过美好的经历,但还是未能完全体会或留住这份与山水之间的深情厚谊,每一次经过板桥都带着一丝难以言表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情于物,通过描绘板桥及其周边环境,寄寓了诗人对历史过往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青山长在境长新,寂寞持竿一水滨。
及得王师身已老,不知辛苦为何人。
苔衣生,花露滴,月入西林荡东壁。
扣商占角两三声,洞户溪窗一冥寂。
独去沧洲无四邻,身婴世网此何身。
关情命曲寄惆怅,久别山南山里人。
子欲居九夷,乘桴浮于海,圣人之意有所在。
曲龙何在在海中,石室玉堂窅玲珑。
其下琛怪之所产,其上灵栖复无限。
无风浪顶高屋脊,有风天晴翻海眼。
愿逐刚风骑吏旋,起居按摩参寥天。
凤皇颊骨流珠佩,孔雀尾毛张翠盖。
下看人界等虫沙,夜宿层城阿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