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
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
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之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将行者与送别者的惆怅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作为情感的载体,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沉的离愁。
“祖席驻征棹,开帆候信潮。”这里通过描写船只停靠在古老的码头上,等待着潮汐的变化,以此暗示行者即将踏上远行,送别者的不舍之情。
“隔筵桃叶泣,吹管杏花飘。”诗人借用了隔着薄幕传来的桃叶之声和轻柔的风吹过杏花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感伤与无奈。这里的“泣”字和“飘”字,不仅形容了自然的声音,也化作了送别者的心声。
“船去鸥飞阁,人归尘上桥。”随着船只渐行渐远,与之相伴的小鸟亦展翅而飞,而留下的人则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这里的“阁”和“桥”,不仅是实景的描写,更象征了分别后的孤独与寂寞。
“别离惆怅泪,江路湿红蕉。”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送别者眼中的泪水与心中之痛。江边湿润的红蕉,不仅映衬出行者的脚步,更强化了离别时的情感氛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情感真挚,是一首传达离愁别绪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