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挟急雨,飒沓千山昏。
黑云塞天地,陵谷茫不分。
客子迷故路,四顾惊心魂。
奇峰阻我前,何以回车辕。
行行且复上,瘦马凌巑岏。
砰訇走涧石,冻瀑如雷奔。
轻冰结衣襟,山气厉严寒。
远游意良苦,悲彼《行路难》。
日暮念故乡,东望空长叹。
惊风挟急雨,飒沓千山昏。
黑云塞天地,陵谷茫不分。
客子迷故路,四顾惊心魂。
奇峰阻我前,何以回车辕。
行行且复上,瘦马凌巑岏。
砰訇走涧石,冻瀑如雷奔。
轻冰结衣襟,山气厉严寒。
远游意良苦,悲彼《行路难》。
日暮念故乡,东望空长叹。
这首清代诗人慕昌溎的《山行遇雨》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山路艰险的画面。首句“惊风挟急雨,飒沓千山昏”展现了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将整个山区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接着,“黑云塞天地,陵谷茫不分”进一步渲染了天色阴沉,连山峦和山谷都难以辨识的景象。
诗人身处其中,感到迷茫与惊恐:“客子迷故路,四顾惊心魂。”他迷失了方向,四周景象令人心生畏惧。面对前方的奇峰,诗人无奈地问道:“奇峰阻我前,何以回车辕?”表达了他对前行道路的困扰和犹豫。
尽管困难重重,诗人仍坚韧不拔:“行行且复上,瘦马凌巑岏。”他牵着瘦弱的马匹,艰难地攀登山巅。途中,流水冲击涧石的声音“砰訇走涧石”,瀑布因寒冷而冻结,仿佛雷鸣般奔腾。“轻冰结衣襟,山气厉严寒”则刻画了诗人身处的恶劣气候条件。
诗人深感远游之苦,不禁联想到古人的感慨:“远游意良苦,悲彼《行路难》。”他感叹人生的艰辛,如同古人所写的《行路难》。最后,日暮时分,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他向东望去,只能发出深深的叹息:“日暮念故乡,东望空长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山行遇雨的艰难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旅途中的苦楚。
天覆与地载,大易行其中。
先天地而有,后天地而终。
气机自活泼,理趣何冲融。
尝闻古圣人,爰有包羲氏。
洞彻阴阳关,妙写鬼神秘。
乃始作八卦,重为六十四。
画成方有易,易在未画前。
一画复一画,其势皆自然。
先天虽无言,默焉思已传。
尔来几千秋,圣圣凡屡作。
先后互发明,灿然在心目。
昭扬玄中玄,所以觉后觉。
孔氏编三绝,犹著为六经。
家传而人诵,万古垂日星。
圣朝重置师,教育充明庭。
吾莆富鸿儒,正学绍邹鲁。
古老相沿袭,近习迷太古。
六经缺其一,无乃太莽卤。
夫子台中彦,谪官海上濆。
时哉深易道,乐矣阐人文。
端然坐皋比,开口吐所闻。
亹亹启青衿,无徒资诵读。
剽窃口耳间,祇用媒利禄。
善学颜子渊,庶几不远复。
下士未闻道,悔吝动相求。
既蹈浚恒凶,或承覆餗羞。
洗心从君学,庶用寡愆尤。
《题章三洲易学纪成卷》【明·朱浙】天覆与地载,大易行其中。先天地而有,后天地而终。气机自活泼,理趣何冲融。尝闻古圣人,爰有包羲氏。洞彻阴阳关,妙写鬼神秘。乃始作八卦,重为六十四。画成方有易,易在未画前。一画复一画,其势皆自然。先天虽无言,默焉思已传。尔来几千秋,圣圣凡屡作。先后互发明,灿然在心目。昭扬玄中玄,所以觉后觉。孔氏编三绝,犹著为六经。家传而人诵,万古垂日星。圣朝重置师,教育充明庭。吾莆富鸿儒,正学绍邹鲁。古老相沿袭,近习迷太古。六经缺其一,无乃太莽卤。夫子台中彦,谪官海上濆。时哉深易道,乐矣阐人文。端然坐皋比,开口吐所闻。亹亹启青衿,无徒资诵读。剽窃口耳间,祇用媒利禄。善学颜子渊,庶几不远复。下士未闻道,悔吝动相求。既蹈浚恒凶,或承覆餗羞。洗心从君学,庶用寡愆尤。
https://shici.929r.com/shici/zRBGzzEU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