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穷巷吟四章·其三》
《穷巷吟四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天地苍黄梦魂蹙,邻婺无儿掩扉哭。

敝襦已典屋谁鬻,后圃葵苗但有绿。

瓮虚不剩两升粟,粟为珍珠菜为玉。

减餐预慰明日腹,出向河壖拉枯木。

河壖弃鱼雀来啄,掠地鹰鹯猛相逐。

风声呼呼尘眯目,荆棘刺手木难束。

泥垢沾衣血盈掬,邻婺无儿苦茕独。

邻婺有儿隶兵牍,昔战螺门死刀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家庭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悲苦与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物质极度匮乏、生活艰辛的背景下,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无力感。

首句“天地苍黄梦魂蹙”,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压抑、沉重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下来,“邻婺无儿掩扉哭”一句,通过邻居失去孩子的悲剧,进一步强化了生活的苦难与绝望。

“敝襦已典屋谁鬻”表现了主人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典当衣物,甚至可能连住处都难以保全的境况。“后圃葵苗但有绿”则以生机勃勃的葵苗,反衬出周围环境的贫瘠与生活的艰难。

“瓮虚不剩两升粟”、“粟为珍珠菜为玉”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粮食的极度短缺,将普通的食物赋予了珍贵的价值,凸显了主人公生活的困顿。

“减餐预慰明日腹”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饥饿的恐惧,提前减少饮食以应对未知的困难。“出向河壖拉枯木”则展现了主人公为了生存,不惜冒险到河边寻找可以烧煮的食物,揭示了生活的逼仄与艰苦。

“河壖弃鱼雀来啄”、“掠地鹰鹯猛相逐”描绘了河边的景象,既有自然界的残酷,也有主人公面临的危险与挑战。“风声呼呼尘眯目,荆棘刺手木难束”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以及主人公在逆境中挣扎的艰难。

“泥垢沾衣血盈掬,邻婺无儿苦茕独”两句,直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不仅身体上饱受磨难,心灵上也承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邻婺有儿隶兵牍,昔战螺门死刀镞”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与他人的命运差异,以及战争给社会带来的深重灾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在极端困境下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社会的阴暗面,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送应之道人归江西

曾骑竹马傍洪厓,二十馀年变物华。

客梦等闲过驿阁,归帆遥羡指龙沙。

名题小篆矜垂露,诗作吴吟对绮霞。

岁暮定知回未得,信来凭为寄梅花。

(0)

奉和御制茱萸

台畔西风御果新,芳香精彩丽萧辰。

柔条细叶妆治好,紫蒂红芳点缀匀。

几朵得陪天上宴,千株长作洞中春。

今朝圣藻偏流咏,黄菊无由更敢邻。

(0)

奉使九华山中途遇青阳薛郎中

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

九子峰前闲未得,五溪桥上坐多时。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徵还子未迟。

且饮一杯消别恨,野花风起渐离披。

(0)

早春旬假独直寄江舍人

省署皆归沐,西垣公事稀。

咏诗前砌立,听漏向申归。

远思风醒酒,馀寒雨湿衣。

春光已堪探,芝盖共谁飞。

(0)

又绝句寄题毗陵驿

曾持使节驻毗陵,长与州人有旧情。

为向驿桥风月道,舍人髭鬓白千茎。

(0)

望中条

虞乡县西郭,改观揖中条。

第蓄终南小,交□□□遥。

崦深应有寺,峰近恐通桥。

为语前村叟,他时寄采樵。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