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濯足惜泉清,缨上无尘且强名。
横木为桥便独往,结茅依岛类天成。
往还渐少人谁识,寝食无为身转轻。
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
临池濯足惜泉清,缨上无尘且强名。
横木为桥便独往,结茅依岛类天成。
往还渐少人谁识,寝食无为身转轻。
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濯缨庵的静谧生活的欣赏和自我超脱的情境。首句"临池濯足惜泉清",诗人以洗脚于清澈泉水中起兴,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内心的洁净追求。"缨上无尘且强名",暗示诗人已去除世俗的尘埃,淡泊名利,自得其乐。
"横木为桥便独往",简陋的木桥连接着庵内外,体现了诗人独自漫步的闲适和随性。"结茅依岛类天成",庵舍仿佛天然生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质朴而和谐的意境。
"往还渐少人谁识",写出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但无人识其真意,反而增添了孤独的韵味。"寝食无为身转轻",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生活简单,精神世界因此变得轻松。
最后两句"有似三吴朱处士,钓鱼谁与话西征",诗人自比为隐居的朱处士,享受垂钓的乐趣,无人分享他的志向和经历,流露出一种孤寂又自得其乐的隐逸情怀。
整体来看,苏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画面,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