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生谷中,亦知候春阳,独秀含清风。
折杨柳,芳馨终自持,纫佩待欢取。
幽兰生谷中,亦知候春阳,独秀含清风。
折杨柳,芳馨终自持,纫佩待欢取。
此诗《折杨柳歌(其三)》由明代诗人胡俨所作,描绘了幽兰在山谷中生长,虽不显眼却懂得等待春阳的到来,独自绽放出清雅之风的景象。诗人借幽兰的形象,表达了坚韧不拔、自守高洁的精神。
“幽兰生谷中”,开篇即以幽兰隐居山谷,暗示其不求人知的高洁品质。“亦知候春阳”,幽兰虽处幽谷,却知晓春阳将至,预示着它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准备。“独秀含清风”,在春阳的照耀下,幽兰独自绽放,其清风般的气质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高雅。“折杨柳,芳馨终自持”,诗人以折柳为喻,强调即使遭遇挫折,也要保持自己的芳香与尊严。“纫佩待欢取”,最后,诗人希望将这芳香的幽兰作为佩饰,等待着与欢愉之人共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幽兰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于人格独立、坚守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纸窗虚掩月黄昏。是冰纹。是霜痕。
漫把一枝,疏影误横陈。
梦已无聊何况醒,只留鹤,伴臞仙、话夜分。夜分。
夜分。暗香闻。酒半醺。茶半温。
倦也倦也,倦拥著、篝火馀熏。
赢得妆台,双写笔花春。
镜里东风三九过,描冻萼,借胭脂、点染匀。
土木形骸,风鬟雾鬓,心情不似当年。
便时移事去,终付茫然。
最忆兰闺道蕴,承相念、著意相怜。
鳞鸿便,纤纤粉印,频寄瑶笺。婵娟。
遥知此际,正帘下拈花,却伴花眠。
对湘纹茗碗,露滴珠研。
应是南华倦读,屏山侧、低按冰弦。
炉烟细,一丝轻袅,吹上珠钿。
望长天如镜,黛色凌空,岚气霁朝雨。
树里人家在,炊烟外、空青新画眉妩。待挥楮素。
惜未能、皴染如许。
只须索,镜里文君貌,有娟若空趣。千叠云峰堪数。
爱髻螺耸翠,鬟碧笼雾。
一晌金乌下,依稀见,飞霞孤鹜齐度。问谁解赋。
绘色空、摩诘诗句。算千古云山,能几度、供吟睹。
小屏山,闲看绣幕春融。
一剪拂柳穿花,来睇画楼东。
那识离情离绪,曾捎雁趁蝶,占断香浓。
奈韶光弹指,朝朝暮暮,又舞残红。
池荷倚恨,东篱送酒,雁影横空。
谩道魂销,长笛甚、倾巢雀鼠,恼乱娇慵。
诉尽伤心,倩佳人、彩笔玲珑。
便好去,顾青山茅屋,星前月底,静对霜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