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堆翠扑几千年,银浦何人也覆船。
龙伯徙来方辟地,蚕丛缘此遂登天。
红霞抺额将军拜,白石横烟幼妇眠。
閒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
蓝堆翠扑几千年,银浦何人也覆船。
龙伯徙来方辟地,蚕丛缘此遂登天。
红霞抺额将军拜,白石横烟幼妇眠。
閒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
这首诗描绘了玉泉寺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氛围。首联“蓝堆翠扑几千年,银浦何人也覆船”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色青翠,仿佛千年不改,银白色的河流中,不知哪位古人曾留下覆船的痕迹,营造了一种悠远的历史感。颔联“龙伯徙来方辟地,蚕丛缘此遂登天”则通过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了玉泉寺所在之地的神奇与不凡,龙伯迁徙开辟新地,蚕丛因之而能登天,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颈联“红霞抺额将军拜,白石横烟幼妇眠”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红霞映照在山峰之上,如同将军的额头,白石横卧于云烟之中,似乎幼妇正在安眠,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尾联“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池边交谈的情景,他们或许在谈论着仙掌试泉的奇事,或是分享着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泉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传说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霜晓无轻飔,长淮净如眼。
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
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
中流鼓素楫,鲂鱮欻惊跳。
禅叟延游客,匆匆问行色。
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
长啸指沧浪,濯缨湔我裳。
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
多年困靴板,未立中人产。
沈痼迫衰迟,求田咄何晚。
神丸傥驻延,投此寄馀年。
凿室邻杨氏,然薪系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