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杏林如董家,王郎笔底腾朝霞。
青山周遭屋半隐,中有石鼎熺灵砂。
平生活人不计功,年年杏林花实红。
花红实落又成树,只恐青山十里无地容春风。
林日深,花日密,丹砂几时成,令我知消息。
分君一匕,与君同升。超凌太虚,飞步紫清。
归来弭节杏林下,还问春风别后几度飞红英。
郑家杏林如董家,王郎笔底腾朝霞。
青山周遭屋半隐,中有石鼎熺灵砂。
平生活人不计功,年年杏林花实红。
花红实落又成树,只恐青山十里无地容春风。
林日深,花日密,丹砂几时成,令我知消息。
分君一匕,与君同升。超凌太虚,飞步紫清。
归来弭节杏林下,还问春风别后几度飞红英。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王西园画郑节之杏林深处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杏林景象。首句“郑家杏林如董家”以郑家的杏林与董家相提并论,暗示其杏林之美。次句“王郎笔底腾朝霞”则赞美画家王西园的画技,如同朝霞般灿烂。
“青山周遭屋半隐,中有石鼎熺灵砂”描绘了杏林所在环境的静谧与神秘,山色青翠,房屋半掩,石鼎中烹煮着灵砂,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接下来,“平生活人不计功,年年杏林花实红”表达了诗人对杏林主人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赞赏,杏林花开满枝,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
“花红实落又成树,只恐青山十里无地容春风”进一步强调杏林的繁茂,担心春风都容纳不下这满眼的春色。诗人感慨时光流转,“林日深,花日密”,期待丹砂修炼成仙的时刻,同时也流露出对杏林美景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归来弭节杏林下,还问春风别后几度飞红英”描绘了诗人想象自己归来的场景,再次感叹杏林的美丽,并借春风询问花开花落的轮回,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杏林为载体,赞美了画家的技艺,也寓言了人生哲理,富有浓厚的诗意和画面感。
晋阳武,奋义威。炀之渝,德焉归。氓毕屠,绥者谁。
皇烈烈,专天机。号以仁,扬其旗。日之升,九土晞。
斥田坼,流洪辉。有其二,翼馀隋。斮枭鷔,连熊螭。
枯以肉,勍者羸。后土荡,玄穹弥。合之育,莽然施。
惟德辅,庆无期。
伏枕旧游旷,笙簧劳梦思。
平生重交结,迨此令人疑。
冰室无煖气,炎云空赫曦。
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
壮图哀未立,斑白恨吾衰。
夫子自南楚,缅怀嵩汝期。
顾予衡茅下,兼致禀物资。
脱分趋庭礼,殷勤伐木诗。
脱君车前鞅,设我园中葵。
斗酒须寒兴,明朝难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