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病中泊舟召伯堰》
《九日病中泊舟召伯堰》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采采南山菊,还应满故园。

全家泊孤埭,多病负清樽。

木末秋声老,天涯雨气昏。

乡关吟望外,愁泪有双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bìngzhōngzhōuzhàobǎiyàn
sòng / qiángzhì

cǎicǎinánshānháiyìngmǎnyuán

quánjiādàiduōbìngqīngzūn

qiūshēnglǎotiānhūn

xiāngguānyínwàngwàichóulèiyǒushuānghén

翻译
在南山采摘菊花,它们应当开满了故乡。
全家停靠在孤独的小码头,我因病不能举杯畅饮。
枝头的秋声显得苍老,远方的雨气让天色变得昏暗。
遥望家乡的方向,思念和忧愁的眼泪在脸颊上留下了两道痕迹。
注释
南山菊:南山上的菊花。
故园:故乡。
孤埭:孤独的小码头。
多病:身体多病。
负:承受不起,这里指不能。
清樽:清酒,泛指美酒。
木末:树梢。
秋声:秋天的风声。
天涯:天边,远方。
雨气:雨水的气息。
乡关:故乡。
吟望:吟咏眺望。
愁泪:忧愁的泪水。
双痕:两道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强至在重阳节(九日)之际,身患疾病,独自停船于召伯堰边的情景。他望着满山盛开的菊花,心中思念着远方的故乡,那份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全诗通过"南山菊"和"故园"的意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全家泊孤埭"则流露出孤独与无奈;"木末秋声老"和"天涯雨气昏"渲染出凄凉的氛围,寓示着诗人内心的落寞与病痛的沉重;最后,"乡关吟望外,愁泪有双痕"直接抒发了诗人因病痛而无法归乡,只能在舟上含泪遥望乡关的悲愁情绪。整体而言,这是一首以秋日景色为背景,抒发羁旅病中思乡之苦的感人之作。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海棠

滴滴妖娆睡未醒,碎花犹带马嵬尘。

少年正抱忧时恨,更有因花比太真。

(0)

和胡文友冷斋口号·其四

户容学屦坐常满,囊有诗篇家岂贫。

笑我淡交寒似水,势无可热亦无嗔。

(0)

送税官仇副使诗十首·其七

古来抱关人,玩世可无闷。

内省既不愆,得仁又何怨。

(0)

别永福诸友

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

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此水一点不受污泥滓。

黼冕峨峨尽周献,弦诵洋洋尚周礼。

员颅方趾天地间,靖献此心固何尔。

梅坡先生真绝俗,夜月清标照寒水。

年移物换耳不闻,不挠不污直如矢。

留远先生心更苦,风雪漫漫燕万里。

腴田好爵某不顾,携手河梁得鱼泚。

旸彼诸老皆典刑,三叹此邦皆俗美。

嗟哉世之人,醉中偷生梦中死。

高冈千仞亦陵迟,狂众一啜滔滔是。

如此衣冠古人物,直入画图播青史。

更有一事兴我闻,后生尚及见典刑。

兵戈生长三十载,豪杰岂必文王兴。

迩来童冠入小学,能文何啻百许人。

虽然文章亦未授,山深最喜习气淳。

万方飒飒声一概,此地未著裘马尘。

甘能受和白受来,岂有质实无其文。

古云变鲁可至道,百年正学亦失真。

尼山一何高,泗洙一何深。

圣门登临别是一般起,处处山水满我仁智心。

悠悠清泉涤我虑,飘飘长风吹我襟。

认取当年咏归意,与我同赋暮春吟。

(0)

三山先贤祠落成八首·其六

忆昔文治初,观风有常公。

维时得欧阳,名籍上国通。

当年主宾美,至今蔼馀风。

新祠荐泉菊,还宜列同宫。

(0)

上张廉访·其一

荒山十室九无人,行道三年两调兵。

闻得老贪今授首,老夫买犊要春耕。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