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九石请客》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九石请客》全文
唐 / 卢仝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启母是诸母,三十六峰是诸父。

知君家近父母家,小人安得不怀土。

怜君与我金石交,君归可得共载否。

小人无以报君恩,使君池亭风月古。

(0)
注释
启母:指神话中的女娲,象征母亲。
诸父:泛指众山,这里借喻为父亲。
金石交:比喻友情极为深厚,如同金石般坚固。
共载:一同乘车。
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
池亭风月古:池塘亭阁的风景保持古朴,寓意保持原有的美好。
翻译
启母是众多的母亲,三十六峰是众多的父亲。
知道你的家靠近父母的家,我怎能不怀念故土。
怜爱你与我有如金石般坚固的友情,你回去时能与我一同乘车吗?
我没有办法报答你的恩情,只能让你的池塘亭阁常保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作品,名为《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其九)石请客》。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先,“启母是诸母,三十六峰是诸父”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敬仰之情。这里的“启母”指的是某种山峰或地理特征,而“三十六峰”则是对周遭环境的一种概括,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家乡的象征。

接着,“知君家近父母家,小人安得不怀土”两句,诗人通过设想朋友家的地点与自己心中的“父母家”相近,从而表达了对故土的情感。这里的“小人”是诗人自谦之词,而“怀土”的情感则是普遍的人性共鸣。

最后,“怜君与我金石交,君归可得共载否。小人无以报君恩,使君池亭风月古。”几句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渴望重逢的愿望。“金石交”比喻深厚的友情,而“君归可得共载否”则是询问朋友是否能带上诗人一同返回。末尾两句,诗人感慨于无以为报答朋友之恩,便希望能够为朋友留下一些物证,如池亭等,以此纪念他们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朋友深厚的情谊。语言质朴、意境浓郁,是一首表达乡愁与友情交织的美丽诗篇。

作者介绍
卢仝

卢仝
朝代:唐   生辰:约795-835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咏物二十四首

鹦鹉飞来大海中,绿毛红嘴宛然同。

剧怜有翅身无足,谁把金绦锁玉笼。

(0)

惠献贝子功德诗八章寄呈德济齐制府并序·其六

餐风沐雨竭绸缪,掩骼埋胔德意周。

半壁已成磐石固,一言不及子孙谋。

帝深震悼思元佐,礼备荣哀答壮猷。

曾为羊公同罢市,丰碑积泪岘山头。

(0)

得告后闲居候代小窗展卷终日萧然率成一律

药炉茶灶小徘徊,依旧埋头故纸堆。

门不谁何无客到,笔非画诺已神来。

真看海上生明月,莫向风前奏落梅。

为问宏农作啸客,不妨尊俎定常开。

(0)

漫记·其二

聚薪然火烛天衢,一妪鸣金猫女趋。

三碗鲸吞齐赐酒,合围挽手共歌呼。

(0)

海音诗

真教澎女作台牛,百里饥驱不自由。

三十六村归未得,望乡齐上赤嵌楼。

(0)

海音诗

有田翻得免催科,纳赋人无半亩禾。

凫雁秋粮自狼籍,南山乌堕北山罗。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