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可及明心堂》
《留题可及明心堂》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秭雉已先嘷,卉木萼渐歇。

俯槛弄条枚,因心悟生灭。

上人本高胄,季父践清列。

而能厌纷华,乐彼方外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iúmíngxīntáng
sòng / méiyáochén

zhìxiānháohuìèjiànxiē

kǎnnòngtiáoméiyīnxīnshēngmiè

shàngrénběngāozhòujiànqīngliè

érnéngyànfēnhuáfāngwàishuō

注释
秭雉:古代对一种鸟的称呼,类似雉鸡。
嘷:鸟鸣声。
卉木:花草。
萼:花冠。
歇:停止,凋谢。
俯槛:俯身倚靠栏杆。
条枚:树枝和叶子。
悟:领悟。
生灭:生命循环,生老病死。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高胄:出身高贵的家族。
季父:叔父。
践清列:步入清要的地位。
厌纷华:厌弃世俗的繁华。
乐彼方外说:乐于倾听关于佛教的教义解说。
翻译
秭雉鸟已经先鸣叫,花草的花蕊渐渐凋零。
俯身倚着栏杆欣赏枝叶,从中领悟生命的兴衰过程。
那位高士本出自名门,叔父也位列显赫清贵。
但他却能厌弃世俗繁华,乐于听从远方的佛法解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留题可及明心堂》。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秭雉鸟鸣和花草凋零的景象,寓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消亡,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他提到上人(出家人)出身高贵,叔父也位列显要,但他们却能超脱世俗繁华,喜好远离尘世的佛法教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清静无为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整体风格简洁,富有哲理,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清新自然和深沉内敛的特点。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寒夜

脱叶争辞木,寒云巧护霜。

羁游少欢乐,短景极匆忙。

吟苦虫催织,鸣哀雁断行。

幽怀谁晤语,惆怅此灯光。

(0)

倚楼

千里江山入倚楼,高吟聊复写吾忧。

诗书幸有先人业,贫贱初非学者羞。

数掩槿篱端可老,一杯藜粥尚何求。

东陂未插青秧遍,且与邻翁卜雨鸠。

(0)

秋思

一径苔侵四壁空,北窗支枕听秋钟。

故人去后登楼怯,白发多来览镜慵。

狂忆射麋穷楚泽,闲思钓雪泛吴松。

相如病渴年来剧,酿酒倾家畏不供。

(0)

初秋夜赋二首·其二

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

露气房栊冷,砧声岁月遒。

悲蛩草根语,孤磷竹间流。

闻道河南北,飞蝗暗百州。

(0)

自法云回过鲁墟故居

枳篱数掩闭柴扉,臼碓声中烟火微。

雪暗杜陵无雁下,云迷辽海有人归。

耕畴且复偿初愿,官路那知脱骇机。

更有冬来欢喜事,芋魁豆两不胜肥。

(0)

嘉定己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十二首·其十二

客疾无根莫浪忧,今朝扫尽不容留。

饭囊酒瓮非吾事,只贮千岩万壑秋。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