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百折径千重,上有精庐敞碧峰。
尽讶楼台开翡翠,多言阁道倚芙蓉。
平临岛屿偏宜月,俯瞰烟霏半在松。
仙客好居时独往,大夫能赋几相从。
静中名理虚为指,物外行藏幻是踪。
旧日李膺门下士,闽云南望忆登龙。
建溪百折径千重,上有精庐敞碧峰。
尽讶楼台开翡翠,多言阁道倚芙蓉。
平临岛屿偏宜月,俯瞰烟霏半在松。
仙客好居时独往,大夫能赋几相从。
静中名理虚为指,物外行藏幻是踪。
旧日李膺门下士,闽云南望忆登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建溪的曲折蜿蜒与山峰的碧绿映衬,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上有精庐敞碧峰",精庐与碧峰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尽讶楼台开翡翠,多言阁道倚芙蓉",楼台阁道与翡翠、芙蓉交织,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景致。
接着,诗人通过"平临岛屿偏宜月,俯瞰烟霏半在松",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月光下的岛屿之美,以及烟雾缭绕中的松林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仙客好居时独往,大夫能赋几相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雅士相聚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静中名理虚为指,物外行藏幻是踪",这两句则深入探讨了哲学与人生的真谛,强调在静谧之中领悟到的真理,以及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中所体现的人生轨迹。最后,"旧日李膺门下士,闽云南望忆登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文人雅集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精神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雄图开历服,寝殿合烟霄。
大漠真人去,江东霸业销。
地形蟠泗水,龙势入南条。
一战雕戈偃,千秋秘器遥。
玉衣春寂寂,石马夜萧萧。
原庙藏弓剑,山神护采樵。
閟宫群鹿卫,岳渎百灵朝。
文物无前古,丰功更不祧。
五云低缥缈,双观郁岧峣。
歌舞犹思沛,郊坛已配尧。
翠华如髣髴,松盖共飘飖。
翘首瞻佳气,茏葱上泬㵳。
青枫落叶锦离披,神草幽宫竞吐奇。
偃盖金云仙液满,灵根石室露华滋。
却怜谢傅称佳后,不羡秦源避皓时。
遥望累累三秀畔,真人紫气未曾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