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壁苍厓护洞门,更开灵境隔尘樊。
草根乳滴芝长寿,松下泉鸣鸟不喧。
虎耳生时穿石笋,山僧定处挂啼猿。
自怜物役多泥滓,深坐孤峰了化元。
翠壁苍厓护洞门,更开灵境隔尘樊。
草根乳滴芝长寿,松下泉鸣鸟不喧。
虎耳生时穿石笋,山僧定处挂啼猿。
自怜物役多泥滓,深坐孤峰了化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洞府景象。诗人以“翠壁苍厓护洞门”开篇,巧妙地运用“翠”与“苍”两个字,不仅描绘出岩石的色彩,也营造出一种深邃、幽静的氛围。接着,“更开灵境隔尘樊”一句,既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又暗示了它与世俗的隔绝,仿佛是另一个充满灵气的世界。
“草根乳滴芝长寿,松下泉鸣鸟不喧”两句,通过“乳滴”和“鸣泉”等细节,生动展现了洞府内外的生机与和谐,同时也暗含着对生命长久、自然宁静的向往。而“虎耳生时穿石笋,山僧定处挂啼猿”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既有动物的灵动,也有僧人的静定,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和谐共生的美妙场景。
最后,“自怜物役多泥滓,深坐孤峰了化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与渴望,通过“深坐孤峰”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追求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