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在山中,时夏忘热恼。
壮心久已降,想若风旌倒。
待月升山椒,延风来木杪。
斋居近村墅,桑竹自环绕。
更觉农事饶,连畦秀禾稻。
川坂窈而深,颇胜桃源好。
缓策经壑丘,恬目送云鸟。
安得远相从,逍遥共论道。
虽云途路难,无使音书杳。
人生谅有分,且复散冲抱。
诗人在山中,时夏忘热恼。
壮心久已降,想若风旌倒。
待月升山椒,延风来木杪。
斋居近村墅,桑竹自环绕。
更觉农事饶,连畦秀禾稻。
川坂窈而深,颇胜桃源好。
缓策经壑丘,恬目送云鸟。
安得远相从,逍遥共论道。
虽云途路难,无使音书杳。
人生谅有分,且复散冲抱。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其三)山中晚步》描绘了诗人身处山中的宁静与闲适生活。首句“诗人山中,时夏忘热恼”展现了诗人避暑山林,忘却尘世烦忧的意境。接着,“壮心久已降,想若风旌倒”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的心境,如同风中旗帜般自然垂落。
“待月升山椒,延风来木杪”写诗人期待夜晚月光洒满山顶,清风拂过树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诗意的画面。诗人居住的环境“斋居近村墅,桑竹自环绕”,充满了田园气息和自然之美。
“更觉农事饶,连畦秀禾稻”进一步描绘了农村的丰饶景象,诗人对农事充满感慨,欣赏着一望无际的稻田。接下来,“川坂窈而深,颇胜桃源好”将眼前的景色与桃花源的美景相提并论,赞美其幽深宁静。
“缓策经壑丘,恬目送云鸟”描述了诗人悠然漫步,目光随云鸟飘动,心境恬淡。最后两句“安得远相从,逍遥共论道”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讨人生哲理的愿望,虽然道路遥远,但仍希望保持联系,不使友情疏远。
整首诗以山中晚步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元代士人的隐逸情怀。
心情休问近何如,冉冉浮生六十馀。
抱病久无欢笑兴,信缘慵答往还书。
容颜也道随年改,牙齿谁教斗顿疏。
何处此身堪养老,万安山下有村居。
老去心何用,题诗满粉墙。
空庭夜待月,静室昼焚香。
策杖闲寻水,移床卧向阳。
自怜衰病者,雅称住闲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