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独酌》
《独酌》全文
宋 / 李若川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兀坐起往念,新愁忽来侵。

郁郁不自怡,开尊独盈斟。

举杯对孤影,浩荡生幽襟。

百虑遂消散,无复萦我心。

修篁尔何情,风中来清音。

不觉日已晏,四面山沈沈。

超遥醉中适,颓然忘古今。

染翰记所寓,音属自成吟。

(0)
翻译
独自坐着思考,新的忧愁突然袭来。
心情抑郁无法自乐,独自打开酒樽斟满酒。
举杯对着孤独的身影,豪情油然而生,内心深沉。
所有的忧虑瞬间消散,不再困扰我的心。
修长的竹子你有何情愫?在风中送来清脆的声音。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四周山峦沉寂无声。
在遥远的醉意中找到舒适,忘却了古今的纷扰。
提笔记录下这番感受,韵律自然成诗。
注释
兀坐:独自坐着。
侵:侵袭。
郁郁:心情抑郁。
怡:愉快。
孤影:孤独的身影。
幽襟:深沉的心境。
百虑:各种忧虑。
萦:缠绕。
修篁:修长的竹子。
清音:清脆的声音。
日已晏:天色已晚。
沈沈:沉寂。
超遥:遥远。
适:舒适。
染翰:提笔。
音属:韵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独自饮酒的场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虑与释然。开篇“兀坐起往念”表现出词人的沉思状态,新愁随之而来,是一种情感上的压抑与苦闷。接着“郁郁不自怡”则是这种心理状态的深化,而“开尊独盈斟”则表明了他试图通过饮酒来暂时逃避这些烦恼。

中间部分,“举杯对孤影”是词人与自己的倒影相对饮酒,显示出一种孤独感。"浩荡生幽襟"则形容了一种无边的忧伤,而“百虑遂消散,无复萦我心”却表明了在酒精的作用下,这些烦恼似乎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后半部分,“修篁尔何情”是对自己独处的环境进行描绘,"风中来清音"则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如溪流之声等,给人以清新感。"不觉日已晏,四面山沈沈"则写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周围环境的孤寂。

结尾部分,“超遥醉中适”表明了词人在饮酒后达到了精神上的解脱,而“颓然忘古今”则是这种状态下对世事的遗忘。"染翰记所寓,音属自成吟"可能暗示着词人的创作过程,以及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词人独处时的心理活动与情感流动。

作者介绍

李若川
朝代:宋

李若川,字子至,徐州丰(今属江苏)人。若谷弟。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权金部员外郎,以事放罢。三十一年,由江南西路转运判官移东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一八八)。三十二年,总领淮西江东财赋军马钱粮。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除司农少卿。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以吏部尚书使金。二年,放罢。《两宋名贤小集》存有《延月楼诗稿》一卷。今录诗十三首。
猜你喜欢

句·其一

愿同丑万辈,终老孟子门。

(0)

别持上人

茂竹永和字,浣花天宝诗。

清江入舟楫,忍泪别僧持。

(0)

感遇二十五首·其十九

众圣演世教,金仙独圆成。

徒缘异形范,乃复遭讥评。

幽居览物化,且复究吾形。

捐书守寂寞,万化归无生。

(0)

寓陈杂诗十首·其二

昔记古甲子,商灭而周兴。

如何雨此日,乃为霪雨徵。

阴阳久乖张,此事颇有凭。

岂天悔牧野,洗此漂杵腥。

旧雨水未乾,洞房苔欲青。

新雨虽霢霢,欺我墙善崩。

虚堂就夕眠,永夜楸桐声。

萧然秋气至,岂觉巾屦轻。

怜我老病者,三伏困薰蒸。

得凉且饱饭,何暇念秋成。

(0)

局中晚坐

高林晚叶渐疏明,雨过长安万屋青。

为问西风来几日,夕阳宫殿亦秋声。

(0)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其五

少年初入路,见谓醒日少。

春风牡丹市,走马帽檐倒。

知音君伯仲,骐骥与腰袅。

五年复相逢,但怪酒盏小。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