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圣演世教,金仙独圆成。
徒缘异形范,乃复遭讥评。
幽居览物化,且复究吾形。
捐书守寂寞,万化归无生。
众圣演世教,金仙独圆成。
徒缘异形范,乃复遭讥评。
幽居览物化,且复究吾形。
捐书守寂寞,万化归无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感遇二十五首》中的第十九首。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个人修养之间的矛盾情绪,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众圣演世教,金仙独圆成",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理想状态,其中“众圣”指的是古代的圣贤,他们传授给世人的教诲;而“金仙独圆成”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行达到完满境界的向往。
"徒缘异形范,乃复遭讥评",这里“徒缘异形范”可能是指诗人在追求这种理想状态时,不自觉地陷入了世俗的规范和期待之中;而“乃复遭讥评”则表明诗人因此受到了外界的非议与批评。
"幽居览物化,且复究吾形",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深居简出的生活中观察万物的变化,并且反思自身的存在状态和生命的本质。
"捐书守寂寞,万化归无生",这里“捐书”可能意味着放弃世俗的知识与学问,而“守寂寞”则是保持一种宁静的心境;“万化归无生”则表达了一种对万物终将归于虚无和本体的领悟。
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思,诗人通过个人修养与世俗教诲之间的冲突,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蜀山高岩岩,英物世非少。
青藜卯金子,高步绝云杪。
思苦鸣辄悲,词深谊难晓。
知音有古人,纸上自倾倒。
我昔贤关游,相逢粲衣表。
东归拜言赠,箧笥至今好。
重来已鬼录,魂魄蜀天渺。
蓬山访高躅,空舍不停绕。
定寻穷孟郊,相酬类双鸟。
莫作人间来,世路转难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