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慕攀鳞,千里轻徒步。
愧非登庙姿,亦谬临轩顾。
朝跻赤墀涂,夕骋青门路。
宁知世网婴,遂为儒冠误。
昨浮湘江还,愿守箕山卧。
不胜战者劳,心迹两乖忤。
解缆指广陵,眷恋未能渡。
兴歌瞩流波,庶几照情素。
少年慕攀鳞,千里轻徒步。
愧非登庙姿,亦谬临轩顾。
朝跻赤墀涂,夕骋青门路。
宁知世网婴,遂为儒冠误。
昨浮湘江还,愿守箕山卧。
不胜战者劳,心迹两乖忤。
解缆指广陵,眷恋未能渡。
兴歌瞩流波,庶几照情素。
这首诗名为《初发京口》,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从京城出发前往广陵的旅程中的复杂心情。
首句“少年慕攀鳞,千里轻徒步。”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对功名的向往,千里跋涉,轻装上阵,充满豪情壮志。接着,“愧非登庙姿,亦谬临轩顾。”诗人自谦自己并非庙堂之才,却也得到了君王的垂顾,表达了对自身才能的反思和对命运的感慨。
“朝跻赤墀涂,夕骋青门路。”描述了诗人早出晚归,忙碌于官场的情景。“宁知世网婴,遂为儒冠误。”诗人感叹自己深陷世俗的束缚,被儒家的礼教所累,内心感到无奈与痛苦。
“昨浮湘江还,愿守箕山卧。”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像古代隐士一样,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不胜战者劳,心迹两乖忤。”诗人承认自己无法承受战争的劳苦,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行为产生了矛盾。
最后,“解缆指广陵,眷恋未能渡。”诗人即将启程前往广陵,心中充满了对京城的眷恋,但又不得不离开。“兴歌瞩流波,庶几照情素。”诗人通过歌唱和凝视流动的河水,希望能照亮自己的情感,找到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功名的渴望,也有对自由的向往,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我生寡行役,敦敦守书案。
少长太湖旁,临涯渺无岸。
朅来京国游,涉江已三叹。
浊流益奔驶,疑向银河乱。
今将事澥东,宠命贲冗散。
皇灵畼九垓,当险敢云惮。
衔纶出区夏,邮签浩难算。
八千闽越路,未及溟程半。
涉川守忠信,古人宁我谩。
兹游纵目初,奇绝平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