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飞鸿任此身,戟辕回首已前因。
从知三万六千日,半是东西南北人。
怅别群僚纷涕泣,遄归一老念尊亲。
平蛮坊底休烦思,记取天涯若比邻。
踏雪飞鸿任此身,戟辕回首已前因。
从知三万六千日,半是东西南北人。
怅别群僚纷涕泣,遄归一老念尊亲。
平蛮坊底休烦思,记取天涯若比邻。
这首诗以“滇中回宿易隆诗示送行者”为题,出自清代诗人鄂尔泰之手。诗中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踏雪飞鸿任此身”,以“踏雪飞鸿”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地中前行的情景,象征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孤独而坚定地前行。接着,“戟辕回首已前因”,通过回顾过去,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反思与总结,表明他对于自己所走过的路有着深刻的思考和领悟。
“从知三万六千日,半是东西南北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感慨,指出在这三千六百日的时间里,一半的时间都是在与不同的人相遇、分别,强调了人生旅程中的离合悲欢,以及与他人相遇相知的珍贵。
“怅别群僚纷涕泣,遄归一老念尊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离别的哀伤,同时也体现了对年迈父母的牵挂与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最后,“平蛮坊底休烦思,记取天涯若比邻”,诗人以平蛮坊为背景,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愁,因为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彼此的心灵依然相连,如同近邻一般。这句话蕴含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友情、亲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沈。
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
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
马鬣嘶风耸,龙旂闪电临。
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
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
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
古有韩终道,授之刘先生。
身如碧凤皇,羽翼披轻轻。
先生盛驱役,臣伏甲与丁。
势可倒五岳,不唯鞭群灵。
飘飖驾翔螭,白日朝太清。
空遗古坛在,稠叠烟萝屏。
远怀步罡夕,列宿森然明。
四角镇露兽,三层差羽婴。
回眸盼七气,运足驰疏星。
象外真既感,区中道俄成。
迩来向千祀,云峤空峥嵘。
石上橘花落,石根瑶草青。
时时白鹿下,此外无人行。
我访岑寂境,自言斋戒精。
如今君安死,魂魄犹膻腥。
有芨皆绿字,有芝皆紫茎。
相将望瀛岛,浩荡凌沧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