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滇中回宿易隆诗示送行者》
《滇中回宿易隆诗示送行者》全文
清 / 鄂尔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踏雪飞鸿任此身,戟辕回首已前因。

从知三万六千日,半是东西南北人。

怅别群僚纷涕泣,遄归一老念尊亲。

平蛮坊底休烦思,记取天涯若比邻。

(0)
鉴赏

这首诗以“滇中回宿易隆诗示送行者”为题,出自清代诗人鄂尔泰之手。诗中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亲情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踏雪飞鸿任此身”,以“踏雪飞鸿”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地中前行的情景,象征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中孤独而坚定地前行。接着,“戟辕回首已前因”,通过回顾过去,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反思与总结,表明他对于自己所走过的路有着深刻的思考和领悟。

“从知三万六千日,半是东西南北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的感慨,指出在这三千六百日的时间里,一半的时间都是在与不同的人相遇、分别,强调了人生旅程中的离合悲欢,以及与他人相遇相知的珍贵。

“怅别群僚纷涕泣,遄归一老念尊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离别的哀伤,同时也体现了对年迈父母的牵挂与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最后,“平蛮坊底休烦思,记取天涯若比邻”,诗人以平蛮坊为背景,劝慰友人不必过于忧愁,因为即使身处天涯海角,彼此的心灵依然相连,如同近邻一般。这句话蕴含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友情、亲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鄂尔泰

鄂尔泰
朝代:清

(1677—1745)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三十八年举人。袭佐领,授侍卫,擢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元年,特擢江苏布政使。三年,迁广西巡抚,调云南,治总督事。次年,提出“改土归流”之议。六年,命总督云、贵、广西三省。在滇、黔实行改土归流,用武力镇压不肯从命之土司,增设郡县。世宗临终时,以大学士参与顾命。乾隆初,授军机大臣,封三等伯,赐号襄勤。卒谥文端。有《西林遗稿》。
猜你喜欢

晓发佛潭桥

朝暾催上道,兔魄欲西沈。

去雁长空没,飞花曲径深。

事沿桥树往,诗落海鸥吟。

马鬣嘶风耸,龙旂闪电临。

峰攒仙掌巧,露重将袍阴。

农唤耕春早,僧迎展拜钦。

看看葵日丽,照破艳阳心。

(0)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七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

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鶗鴂鸣悲耳。

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0)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毛公坛

古有韩终道,授之刘先生。

身如碧凤皇,羽翼披轻轻。

先生盛驱役,臣伏甲与丁。

势可倒五岳,不唯鞭群灵。

飘飖驾翔螭,白日朝太清。

空遗古坛在,稠叠烟萝屏。

远怀步罡夕,列宿森然明。

四角镇露兽,三层差羽婴。

回眸盼七气,运足驰疏星。

象外真既感,区中道俄成。

迩来向千祀,云峤空峥嵘。

石上橘花落,石根瑶草青。

时时白鹿下,此外无人行。

我访岑寂境,自言斋戒精。

如今君安死,魂魄犹膻腥。

有芨皆绿字,有芝皆紫茎。

相将望瀛岛,浩荡凌沧溟。

(0)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其七

禹穴奇编缺,雷平异境残。

静吟封箓检,归兴削帆竿。

白石堪为饭,青萝好作冠。

几时当斗柄,同上步罡坛。

(0)

袭美以巨鱼之半见分因以酬谢

谁与春江上信鱼,可怜霜刃截来初。

鳞隳似撤骚人屋,腹断疑伤远客书。

避网几跳山影破,逆风曾蹙浪花虚。

今朝最是家童喜,免泥荒畦掇野蔬。

(0)

秋夕文宴

笔阵初临夜正清,击铜遥认小金钲。

飞觥壮若游燕市,觅句难于下赵城。

隔岭故人因会忆,傍檐栖鸟带吟惊。

梁王座上多词客,五韵甘心第七成。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