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双臂海东青,擒得哀鸿不忍听。
我欲南归无羽翼,问渠何事度龙庭。
马前双臂海东青,擒得哀鸿不忍听。
我欲南归无羽翼,问渠何事度龙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骑马出行的人前方驾驭着两只海东青(古代猎鹰),它们成功捕获了一只哀鸣的大雁。然而,捕捉到这只大雁后,诗人却心生怜悯,不愿再听其悲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柔软和对生命的尊重。
"马前双臂海东青"形象地展现了猎鹰在马前翱翔,暗示了主人公的豪放与狩猎技巧。"擒得哀鸿不忍听"则表达了诗人对被捕捉者命运的同情,哀鸿象征着无辜的生命,而"不忍听"则流露出诗人的慈悲情怀。
"我欲南归无羽翼"暗喻诗人自身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如同大雁无法自由飞翔,暗示了他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最后,"问渠何事度龙庭"以疑问的方式,质问为何自己要跨越龙庭(可能指边关或朝廷),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处异境的困惑和对回归故土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罗洪先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雨洗穹色静,云开晓碧初。
峰峦争峭拔,台殿已清虚。
村落孤烟起,人家半岭居。
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
骑鲸仙人本仙胄,不应暴落饥蛟口。
长庚却复下人间,岛瘦郊寒皆缩手。
篇章迈往无故初,不共曹刘辙俱蹂。
此邦虽陋江山雄,异时间出欧阳九。
公今诗句满江山,似觉衰容得春酒。
笔端猎猎生风雷,胸次煌煌焕星斗。
生儿了事正作痴,亦恐痴儿未能了。
顷年胡骑猎夷门,兵拿不解谁当剖。
大臣荐公来洛阳,舌翻波涛惊朝堂。
飞龙借马出建康,丑虏夜走尘沙黄。
是时帝坐八绮窗,拟歌风起云飞扬。
高楼玉佩摇春风,银槽压雨珍珠红。
天留晓月十分魄,飞光下照仙人宫。
瑶姬半醉挝鼍鼓,綵凤吹笙黄鹤舞。
双成翠袖织藕丝,麻姑行厨擗麟脯。
金盘烧蜡夜未央,从妃进果蟠桃香。
坐上花开人未老,他日重来花更好。
三千年后忽相逢,再约群仙醉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