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攲危如燕幕,未厌山中昔牢落。
春前撷韭秋撷菘,有客有客鹇与鹤。
瓦瓯铁杓文石樽,枯樵发火势易燉。
得酒径就山僧温,听风听雨取次论。
世路攲危如燕幕,未厌山中昔牢落。
春前撷韭秋撷菘,有客有客鹇与鹤。
瓦瓯铁杓文石樽,枯樵发火势易燉。
得酒径就山僧温,听风听雨取次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回忆与向往。首句“世路攲危如燕幕”,以燕巢比喻世事的不稳定和危险,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之意。接着,“未厌山中昔牢落”则表明诗人对过去在山中的生活虽有孤独之感,但并未完全厌倦,反而是怀有深深的情感。
“春前撷韭秋撷菘”,描述了山中生活的季节性活动,春天采摘韭菜,秋天采摘白菜,充满了自然的节奏感和生活的实际性。“有客有客鹇与鹤”,则通过邀请朋友来共享山中生活,以及与鹇(一种类似雉的鸟类)和鹤为伴,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瓦瓯铁杓文石樽,枯樵发火势易燉”,描绘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使用瓦制的碗、铁制的勺子和石头制成的酒器,以及用枯木生火煮食,体现了与自然的亲近和生活的朴素。最后,“得酒径就山僧温,听风听雨取次论”,表达了诗人与山中僧侣饮酒谈天,享受自然界的风声雨声,过着随性自在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由的渴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宿霭笼晴。层云遮日,送春望断愁城。
篱落堆花,帘栊飞絮,更堪远近莺声。
岁华流转,似行蚁、盘旋万星。
人生如寄,利锁名缰,何用萦萦。骎骎皓发相迎。
斜照难留,朝雾多零。
宜趁良辰,何妨高会,为酬月皎风清。
舞台歌榭,遇得旅、欢期易成。
莫辞杯酒,天赋吾曹,特地钟情。
行父须生公相家,修洁不类在纨绮。
岂惟浩荡爱古学,实亦纵横晓时事。
孟州之民尔何幸,一旦得此贤半刺。
定知未几政清简,日日案头诗满纸。
河阳花开酒休䛏,太行云飞楼好倚。
若因行县至盘谷,为访其间隐君子。
城端有亭馀故基,吏曰旧榜题延晖。
行穿蒙笼倚孤陴,霜风飘萧吹我衣。
高林满郊目四围,云起日落晴烟飞。
感今念往聊久之,埤堄昏黑群鸦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