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方叔侍郎挽诗一首》
《李方叔侍郎挽诗一首》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论议当今耸外庭,英英人物照丹青。

文章共道追千古,训诂曾看媲六经。

畴昔鹓行今几在,异乡薤露不堪听。

老成远矣何嗟及,闻说郎君有典型。

(0)
鉴赏

这首挽诗《李方叔侍郎挽诗一首》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是对李方叔侍郎的深切缅怀与高度评价。诗中不仅赞扬了李方叔在当代政坛的卓越贡献和影响力,更对其文学成就与学术贡献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首句“论议当今耸外庭”,生动描绘了李方叔在当代政坛上的地位与影响力,他的言论与见解在朝廷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下来,“英英人物照丹青”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李方叔比作光彩照人的历史人物,强调了他的杰出与不凡。

“文章共道追千古,训诂曾看媲六经”两句,进一步赞美了李方叔在文学与学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这里的“文章共道”指的是他的作品被广泛传颂,“千古”则强调了其影响之深远;“训诂”是指他对古代文献的注释与解释工作,“媲六经”则是说他在这方面的工作达到了与儒家经典相媲美的高度。

“畴昔鹓行今几在,异乡薤露不堪听”两句,表达了对李方叔逝世的哀痛之情。其中,“畴昔鹓行”借用了鹓鸟飞翔的典故,象征李方叔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异乡薤露”则引用了薤露歌的典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

最后,“老成远矣何嗟及,闻说郎君有典型”两句,既是对李方叔去世的惋惜,也对其后辈的期望。这里“老成”指李方叔的德高望重,而“典型”则暗示了李方叔留下的榜样与典范,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李方叔生前事迹与成就的回顾,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崇高敬意与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其学术足以析古今之奥,其知识足以烛事物之几,因变适时,功孰与二;

非投杼不见母子之相依,非拾煤不见圣贤之无间,为国长恸,下悼吾私。

(0)

孤松庵厅联

花幽防引蝶;云懒怯随风。

(0)

罗定荫魂祠联

庇荫到重泉,胜造就万间广厦;

游魂依法座,愿普度一切众生。

(0)

赠妓小杏子联

莫嫌小别秋风,卿增惆怅;待到杏花春雨。

我又归来。

(0)

挽曾国荃联

以一身系天下安危垂三十年,竭忠尤不恤时艰,大业佐中兴,公真当代伟人,伯仲各摅名世略;

从百战复江淮宇土凡数千里,建节更长留遗爱,台星忽西陨,我感平生知己,痛哭难忘国士恩。

(0)

松溪县大堂联

狱讼关心,唯愿百姓小民莫来此地;

疮痍满目,却愧万间广厦欲建何时。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