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残月冷绳床,石鼎灰寒定后香。
总是尘根无住着,不须留影伴虚堂。
空庭残月冷绳床,石鼎灰寒定后香。
总是尘根无住着,不须留影伴虚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空庭”、“残月”、“冷绳床”、“石鼎灰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其中,“绳床”与“冷”字相呼应,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孤独感。“定后香”则在静寂中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希望,仿佛是心灵深处的一抹光亮。
“总是尘根无住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无法停留的深刻感悟。尘根,即尘世之根,象征着世间的一切纷扰与变迁。诗人认为,这些变化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的停留之处。这种哲学思考,使得诗歌在宁静的表象下,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最后一句“不须留影伴虚堂”,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超脱的情感。诗人似乎在说,无需在空荡的殿堂中寻找陪伴,因为内心的平静与自足已经足够。这里的“虚堂”可以理解为内心的世界,诗人通过这一句话,表达了对自我内心的探索与认同,以及对孤独状态的接纳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结合深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内心平静与自足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