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丈夫,万一幸为儒。
寸心含宇宙,不乐复何如。
人生得丈夫,万一幸为儒。
寸心含宇宙,不乐复何如。
这首诗由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名为《道中作九首(其六)》。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儒家精神的追求。
“人生得丈夫”,开篇即点出人生成就的关键在于成为真正的男子汉,这里的“丈夫”不仅指男性,更蕴含着一种道德与精神上的成熟与担当。“万一幸为儒”,则表达了即使在偶然的机会下能够成为儒家学者,也是人生的一大幸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个人修养、社会秩序乃至国家治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寸心含宇宙”,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广阔与深邃,如同容纳整个宇宙一般。它强调了心灵的无限性和包容性,暗示着通过不断学习和修行,个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达到极高的境界。在这里,“寸心”与“宇宙”的对比,展现了个体与宏观世界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儒家追求的“天人合一”理念。
“不乐复何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快乐的定义。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能够容纳宇宙,那么他自然会感到满足和快乐,无需再寻求其他形式的快乐。这种快乐源自内心的平和与对真理的追求,是对儒家“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理想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通过自我修养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境界,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吴与弼以深邃的哲思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展现了儒家文化中关于个人成长、道德修养以及宇宙观的独特魅力。
在昔蒙庄有至言,万物逍遥天地间。
大鹏斥鴳异禀赋,随性奚假人防闲。
怒飞未觉宇宙隘,决起那知世界宽。
洪纤有量莫相越,智巧不用常优閒。
默观万化尽如许,脱悟此理行非艰。
但当涵养取深造,工夫祇在澄心源。
心源澄寂固能应,视彼所寓皆居安。
佳哉蒙庄岂诞妄,所得实自吾孔颜。
远则兼善非附势,穷而独处非左计。
陋巷箪瓢依圣师,何殊禹稷游平世。
脩仙欲生成大幻,佞佛欲死是乾慧。
死生之说本同归,原始当求一言契。
了知吾道出世间,学渚深流不思济。
遂令前辈薄后人,直谓轲死真无继。
此生造化曷可轻,勿为名利思营营。
吹嘘呼吸勤吐纳,导引致寿先熊经。
后枯正藉一溉力,且使既老身康宁。
向上更须观一著,一之所起犹未形。
从渠海岱自更貌,何止一阅三千龄。
守一还期守真一,真一诚通能事毕。
吾之所取进乎技,解牛中得养生术。
《次韵沈泽夫逍遥歌》【宋·史浩】在昔蒙庄有至言,万物逍遥天地间。大鹏斥鴳异禀赋,随性奚假人防闲。怒飞未觉宇宙隘,决起那知世界宽。洪纤有量莫相越,智巧不用常优閒。默观万化尽如许,脱悟此理行非艰。但当涵养取深造,工夫祇在澄心源。心源澄寂固能应,视彼所寓皆居安。佳哉蒙庄岂诞妄,所得实自吾孔颜。远则兼善非附势,穷而独处非左计。陋巷箪瓢依圣师,何殊禹稷游平世。脩仙欲生成大幻,佞佛欲死是乾慧。死生之说本同归,原始当求一言契。了知吾道出世间,学渚深流不思济。遂令前辈薄后人,直谓轲死真无继。此生造化曷可轻,勿为名利思营营。吹嘘呼吸勤吐纳,导引致寿先熊经。后枯正藉一溉力,且使既老身康宁。向上更须观一著,一之所起犹未形。从渠海岱自更貌,何止一阅三千龄。守一还期守真一,真一诚通能事毕。吾之所取进乎技,解牛中得养生术。
https://shici.929r.com/shici/LwFldz8.html
城头草木日夜黄,九月北风天雨霜。
月色入户侵我床,美人乃在天一方。
旧游可乐不可忘,恨君不随雁南翔。
恨妾愧守此空房,晓风忽来吹梦长。
梦中与君还故乡,黄金为屋玉为堂。
与君更笑亿千场,不须合佩双鸳鸯。
吾生复何往,乐事亦匆匆。
宝塔千帆外,春城万壑中。
乱花缘侧径,晚照落晴空。
坐想西仓老,掀髯一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