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渡争飞画舫,赐衣纷集丹墀。
举笔不忘规谏,玉堂谁进欧诗。
兢渡争飞画舫,赐衣纷集丹墀。
举笔不忘规谏,玉堂谁进欧诗。
此诗《提舶赠玉友六言诗次韵以酬(其二)》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虽无直接描绘自然之景,却以细腻笔触展现了官场与文人交往的情境。
“兢渡争飞画舫”,开篇即描绘了官场中官员乘着装饰华丽的船只竞相疾驰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官场的繁忙与竞争激烈。“赐衣纷集丹墀”,接着描述了朝廷中官员们在皇宫前聚集领取赏赐的场面,丹墀象征着权力与荣耀,此处通过“纷集”一词,凸显了官场的热闹与尊贵。
“举笔不忘规谏”,此句赞扬了文人在面对权力时,能够秉持正直,不畏权势,勇于提出谏言的精神。在古代社会,文人往往扮演着监督与谏议的角色,此句是对这种精神的肯定与赞美。
“玉堂谁进欧诗”,“玉堂”指代翰林院,是古代文人创作与交流的重要场所。此句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期待与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文人创作水平的高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与文人生活场景的描绘,既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文人风骨与社会责任感的赞赏。
一境悬太虚,云木皆脱洒。
去地隔几尘,结亭称吾雅。
扶桑浴朝暾,每在几席下。
仰视独苍穹,更无最高者。
笑抚乔岳顶,渤澥一杯斝。
飞猱不可越,无怪来者寡。
自非毛骨爽,胡能此陶写。我欲?明河,清露湿九野。
沈寥与之朋,白榆手可把。
果能遂此怀,石榻问君假。
偶从灵峰来,遂作双峰游。
双峰何峨峨,俯映耶溪流。
炎天正埃郁,欲往安所投。
喜见农事成,粳稻满中丘。
步入古寺门,信美无与俦。
渌池对径路,水木自深幽。
飞萝昌松柏,上有猿与候。
登楼散烦热,坐挹山绸缪。
更爱山下泉,泠泠泄阴沟。
青苔閟脩竹,竟日凉风留。
披轩眺西崖,焕若丹霞浮。
神剑去安之,起望空斗牛。
沉思终永夜,月白银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