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酒为甘,我以酒为苦。
平时爱静重,醉后轻言语。
容仪渐不庄,咳唾且频吐。
目花散万蚁,细字卒难睹。
事重忙亦辍,面赭羞自俯。
大禹疏仪狄,阮籍侪恶侣。
圣狂天壤殊,可以警千古。
人以酒为甘,我以酒为苦。
平时爱静重,醉后轻言语。
容仪渐不庄,咳唾且频吐。
目花散万蚁,细字卒难睹。
事重忙亦辍,面赭羞自俯。
大禹疏仪狄,阮籍侪恶侣。
圣狂天壤殊,可以警千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酒》,他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和体验来描绘饮酒的感受。诗中,诗人将酒分为甜与苦两种截然不同的滋味,表达了自己对酒的态度:平时喜好安静,醉后则言行轻浮。随着饮酒的深入,他的容貌举止也不再端庄,甚至咳嗽吐痰都频繁起来,视力模糊,看不清细小的文字。在忙碌时,他也会因酒而暂停,脸红低头,显得有些羞愧。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将自己与古代贤者如大禹和阮籍相提并论,暗示了酒既能成就英雄(如大禹疏浚河道),也能让人沉沦(如阮籍的放纵)。最后,他以“圣狂天壤殊”强调了酒的两面性,并借此警示后世。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个人体验展现了酒的魔力,既有饮酒带来的乐趣,也有其潜在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