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叶柔条押障青,顿教图画失真形。
老松怪底生崖壑,不作人家倚屋屏。
嫩叶柔条押障青,顿教图画失真形。
老松怪底生崖壑,不作人家倚屋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通过对比嫩叶柔条与老松的生长状态,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首句“嫩叶柔条押障青”,以“押障青”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嫩叶柔条在绿色背景中的轻盈姿态,仿佛它们轻轻遮挡着一片翠绿,赋予画面以动态感和层次感。这里的“押障青”不仅指颜色的对比,更蕴含了生命力的勃发与生机的展现。
次句“顿教图画失真形”,则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独特感受。这句话意味着眼前的自然景观如此真实、生动,以至于它超越了任何人工绘制的图画所能达到的真实感。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诗人观察力和感受力的高度肯定。
后两句“老松怪底生崖壑,不作人家倚屋屏”,将视角转向了老松树的生长环境。老松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之间,其形态与环境的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不作人家倚屋屏”强调了老松树并非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存在,而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体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独立于人类需求之外的自由与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嫩叶柔条与老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力量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南上五丁峡,峡势何嶙峋。
崩崖四森布,怪木交轮囷。
风雨疑倒压,得势狂澜奔。
惊雷出空山,浩瀚波涛浑。
奇险骇毛发,昧晦迷昏晨。
当年斧凿痕,万古青厓垠。
我行忆朝陟,百道川涂分。
人马怯驱逐,投足愁阴氛。
中流一簸荡,目眩心神惛。
焉知免蹉跌,长日忧思焚。
渐行滴水岩,百丈飞龙鳞。
迸珠亦锁碎,溅石祛纤尘。
略喜耳目净,庸识造化神。
息肩入蓬荜,稍稍进盘飧。
殷勤劳奚童,剪纸招我魂。
危殆忽如梦,惝恍疑非真。
不触蛟龙怒,陇栈真犹人。
人生多艰虞,无为伤苦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