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学道著功深,世事萦人负此心。
赖有关西门下士,洛川流派得重寻。
平生学道著功深,世事萦人负此心。
赖有关西门下士,洛川流派得重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朱松在追求学问与道义的过程中,面对世俗事务的干扰,感到内心有所负累。他渴望摆脱这些束缚,回归到真正的自我和追求中去。诗中提到“关西门下士”,可能是指某种学术或精神上的导师或指引,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渴求。同时,“洛川流派”则可能象征着一种传统或学说的传承,诗人通过这一途径重新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和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追求理想与真理时的内心挣扎与最终的觉醒,以及对传统学问的深厚敬仰和传承。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也有对精神世界执着追求的坚定。
危涂远盘纡,径仄鸟迹绝。
一步不敢前,双足若被刖。
人呼兜笼来,纵横宽尺八。
脚手垂郎当,腰背盘曲折。
舆人出裸国,皮绉龟兆裂。
螭蛟绣满身,横胸施绛袜。
两肩乍抬举,双杖互扶挈。
前枝后更撑,仰攀俯若跌。
有如蚁旋磨,又似蛇出穴。
跦跦上竹点,蠢蠢爬沙鳖。
噫风竹筒吹,汗雨蒸甑泄。
劳倦时一歌,乡音鸟嘲哳。
烟树绕千回,风花眩一瞥。
峭壁俯绝壑,旁睨每挢舌。
四山呼无人,一堕便永诀。
畏途宁中止,弛担娄更迭。
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