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
《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满城旭影曜红旗,神武当年此肇基。

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

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

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

(0)
鉴赏

这首诗《由上海启行至长崎(其二)》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作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深厚情感的思考。

首联“满城旭影曜红旗,神武当年此肇基”,描绘了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城市,红旗飘扬,象征着历史的辉煌起点。这里“神武”二字,既指古代的英明君主,也暗含对国家强盛的向往和追溯。

颔联“竿木才平秦世乱,衣冠创见汉官仪”,运用典故,回顾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平定乱局的历史,以及汉朝建立时开创的礼仪制度。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从动荡到秩序的转变,以及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颈联“中原旧族流传远,四海同家聚会奇”,强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四海之内华夏儿女共有的归属感。这里的“旧族”不仅指汉族,也泛指中华文明的各民族,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认同。

尾联“此土此民成此国,有人尽日倚栏思”,点明了土地、人民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们对国家未来的深思。最后一句“有人尽日倚栏思”则以个人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刘荆州

二千年后刘荆州,雄镇江黄最上游。

笔下高文蠹鱼矢,帐前飞将烂羊头。

忍将国难供谈柄,敢与民权有夙仇。

闻说魏公加九锡,似君词赋更无俦。

(0)

捡近稿偶志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

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立言人所志,见道?孰能。

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

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

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

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

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

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

返已率多惭,佳文何足称。

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

既沾或苦潦,踟蹰复望晴。

黍高稻宜低,夏耘春勤耕。

望杏杏未红,瞻蒲蒲已青。

织妇虑寒心,农夫望岁情。

茅檐艰苦状,彷佛常共赓。

结习难尽除,聊如劳者鸣。

工拙非所论,岁月差可徵。

诗史让少陵,我作方农经。

(0)

戒得堂

戒得早成堂,荏苒廿岁徙。

每来必有诗,忆祖兼敕己。

今当归政后,吟咏可罢尔。

然有不可罢,孜孜在训子。

楚南北之军,宵小犯天理。

更切得捷音,惭不可言矣。

(0)

六月

六月重衾更着绵,阴寒浑似暮秋天。

我生半百何曾见?记是康熙丙午年。

(0)

情诗其十三

明眸皓齿艳无双,比拟圆月两相仿。

惆怅婵娟多寂寞,欢情只供一夜长。

(0)

南还别陈翼所总戎

慷慨同雠日,间关百战时。

功高明主眷,心苦后人知。

麋鹿还山便,麒麟绘阁宜。

去留都莫讶,秋草正离离。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