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澄波系小艖,玉皇宫畔梵王家。
蚁浮腊味杯行酒,鹤避晴烟灶煮茶。
客里招邀惭草率,座中沾洽笑兰阇。
杖藜归路西风晚,一抹寒林万点鸦。
柳外澄波系小艖,玉皇宫畔梵王家。
蚁浮腊味杯行酒,鹤避晴烟灶煮茶。
客里招邀惭草率,座中沾洽笑兰阇。
杖藜归路西风晚,一抹寒林万点鸦。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秋日郊游图景。诗人俞德邻在淮楚之地,于万柳池边的开元小寺,与友人相聚,共赏自然美景,品茗饮酒,其乐融融。
首联“柳外澄波系小艖,玉皇宫畔梵王家”,以柳树环绕的清澈湖面和靠近佛教圣地的环境起笔,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蚁浮腊味杯行酒,鹤避晴烟灶煮茶”两句,通过蚂蚁在酒杯中浮动、鹤儿躲避炊烟、主人在阳光下煮茶的情景,生动展现了聚会时的轻松愉快和自然和谐的场景。
“客里招邀惭草率,座中沾洽笑兰阇”则表达了诗人对邀请友人的歉意以及对相聚时光的珍惜。最后,“杖藜归路西风晚,一抹寒林万点鸦”描绘了日暮时分,诗人独自归途,夕阳映照下的寒林中,乌鸦成群飞过的情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离别之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郊游中的惬意生活,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崇尚友情的生活情趣。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
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
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
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
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
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家二老。
拄杖而今,婆娑雪里,又识商山皓。
请君置酒,看渠与我倾倒。
昔与徐使君,共赏钱塘春。
爱此小天竺,时来中圣人。
松如迁客老,酒似使君醇。
系舟藤城下,弄月镡江滨。
江月夜夜好,云山朝朝新。
使君有令子,真是石麒麟。
我子乃散材,有如木轮囷。
二老白接䍦,两郎乌角巾。
醉卧松下石,扶归江上津。
浮桥半没水,揭此碧鳞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