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与漱石,共此静观中。
高阁贮云气,将无性所同。
枕流与漱石,共此静观中。
高阁贮云气,将无性所同。
这首诗描绘了陈幼白石浪阁的独特景象,通过“枕流与漱石”这一对偶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自然的氛围。诗人以“共此静观中”点明了这种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的精神世界在此交汇。
“高阁贮云气”,形象地描绘了石浪阁之上,云雾缭绕,仿佛与世隔绝,充满了神秘与超脱之感。这里的“贮”字,生动地表现了云气在高阁之上的聚集状态,也暗示了石浪阁的高峻与不凡。
“将无性所同”,则表达了对这种独特环境的深刻感悟,似乎在说,这样的地方,或许只有心灵纯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与感受到它的美妙之处。这句诗不仅深化了对石浪阁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浪阁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金谷已空尘。薰风转、国色返春魂。
半敧雪醉霜,舞低鸾翅,绛笼蜜炬,绿映龙盆。
窈窕绣窗人睡起,临砌默无言。
慵整堕鬟,怨时迟暮,可怜憔悴,啼雨黄昏。
轻桡移花市,秋娘渡、飞浪溅湿行裙。
二十四桥南北,罗荐香分。
念碎劈芳心,萦思千缕,赠将幽素,偷剪重云。
终待凤池归去,催咏红翻。
杜陵折柳狂吟,砚波尚湿红衣露。仙桃宴早,江梅春近,还催客句。宫漏传鸡,禁门嘶骑,宦情熟处。正黄编夜展,天香字暖,春葱翦、红蜜炬。
宫帽鸾枝醉舞。思飘扬、仙风举。星罗万卷,云驱千阵,飞毫海雨。长寿杯深,探春腔稳,江湖同赋。又看看、便系金狨莺晓,傍西湖路。
蟫叶黏霜,蝇苞缀冻,生香远带风峭。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银烛泪深未晓。酒钟悭、贮愁多少。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豆蔻钗梁恨袅。但怅望、天涯岁华老。远信难封,吴云雁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