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一年,归家十日。
天上明月十日圆,不补人间一年缺。
十月非短,一年非长。
奈何西北风,又欲催我行异乡。
行行可怜,踯躅路前。
一步一回顾,使我泪下如涌泉。
上有白发亲,下有青鬓妇。
有泪不敢流,肝肠在中复何有?
恻恻悽悽,低首而走。
出门一年,归家十日。
天上明月十日圆,不补人间一年缺。
十月非短,一年非长。
奈何西北风,又欲催我行异乡。
行行可怜,踯躅路前。
一步一回顾,使我泪下如涌泉。
上有白发亲,下有青鬓妇。
有泪不敢流,肝肠在中复何有?
恻恻悽悽,低首而走。
这首《出门谣》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离家外出一年后归家时复杂的心情与对家庭的深深眷恋。
开篇“出门一年,归家十日”,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主人公离家之久与归家之速,对比强烈,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天上明月十日圆,不补人间一年缺”一句,以天上圆满的月亮反衬人间的缺憾,暗喻主人公虽在外度过了十个月,但对家人而言,却仿佛是一年未见,强调了时间的相对性和情感的深沉。
“十月非短,一年非长”则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主观感受,指出时间的长短并非绝对,而是由人的情感体验所决定。紧接着,“奈何西北风,又欲催我行异乡”一句,借自然界的西北风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抗力,暗示主人公不得不再次踏上离家之路,表达了命运的无奈与人生的无常。
“行行可怜,踯躅路前。一步一回顾,使我泪下如涌泉”描绘了主人公归家途中内心的挣扎与不舍,每一步都充满了矛盾与痛苦,泪水如同泉水般涌出,形象地表现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与留恋。
最后,“上有白发亲,下有青鬓妇。有泪不敢流,肝肠在中复何有?”将家庭的亲情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面对年迈的父母和年轻的妻子,心中充满了对家庭的责任感与愧疚,即使内心涌动着强烈的感情,却因顾及家庭的需要而强忍泪水,表现出一种深沉的牺牲精神和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恻恻悽悽,低首而走”收尾处,以主人公低首而走的动作,传达出他内心的沉重与悲凉,整个画面充满了哀愁与无奈,让人感受到离家之人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出门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离家外出与归家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家庭深厚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人性中的亲情、责任与牺牲之美。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斲。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北风吹寒江,来自两山口。
初闻似摇扇,渐觉平沙走。
飞云满岩谷,舞雪穿窗牖。
滩下三日留,识尽滩前叟。
孤舟倦鸦轧,短缆困牵揉。
尝闻不终朝,今此独何久。
只应留远人,此意固亦厚。
吾今幸无事,闭户为饮酒。
黄叶缤纷,碧江清浅,锦水秋暮。
画鼓冬冬,高牙飐飐,离棹无由驻。
波声笳韵,芦花蓼穗,翻作别离情绪。
须知道、风流太守,未尝恝情来去。
那堪对此,来时单骑,去也文鸳得侣。
绣被熏香,蓬窗听雨,还解知人否。
一川风月,满堤杨柳,今夜酒醒何处。
调疏呵,双栖正稳,慢摇去橹。
吾友张饰庵,学到贲上白。
真贲初非文,至饰亦无色。
君看瑄玉姿,岂借青黄饰。
宝气不自中,白虹贯空碧。
饰庵隐岷岭,英名震京国。
鲁论感凤叹,春秋辩麟获。
孝庙聘丘园,有来校坟籍。
光皇访忠贤,再起贰卿棘。
未应两朝旧,不侍九重侧。
训词揭昭回,圣意深记忆。
盍归赞人文,小却犹讲席。
未要从子真,带月耕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