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陵散寒鸟,西山照初日。
婉娈晋阳京,踟蹰野人室。
南轩草间去,后乘林中出。
霭霭长路暖,迟迟狭路归。
蜉蝣时蔽月,枳棘复伤衣。
城上东风起,河边早雁飞。
夏王纪冬令,殷人乃正月。
涯口度新云,山阴留故雪。
幸逢耆耋话,馀待亲邻别。
总辔出丛薄,歇鞍登峻隅。
春源既荡漭,伏战亦睢盱。
未获遵平道,徒言信薄夫。
北陵散寒鸟,西山照初日。
婉娈晋阳京,踟蹰野人室。
南轩草间去,后乘林中出。
霭霭长路暖,迟迟狭路归。
蜉蝣时蔽月,枳棘复伤衣。
城上东风起,河边早雁飞。
夏王纪冬令,殷人乃正月。
涯口度新云,山阴留故雪。
幸逢耆耋话,馀待亲邻别。
总辔出丛薄,歇鞍登峻隅。
春源既荡漭,伏战亦睢盱。
未获遵平道,徒言信薄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出游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北陵散寒鸟,西山照初日”两句,生动地勾勒出早春的宁静美景:北陵上的寒鸟开始飞散,而西山则被初升的太阳所照耀。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婉娈晋阳京”,展现了对古都晋阳(今山西太原)的怀念之情。同时,“踟蹰野人室”则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状态。
在“南轩草间去,后乘林中出”中,可以感受到诗人驾车行走于春日草木丛生的道路上,那份从容不迫的心境。接下来的“霭霭长路暖,迟迟狭路归”,则表达了在温暖的春日里缓缓行走,心中充满着归巢的惬意。
诗中的“蜉蝣时蔽月,枳棘复伤衣”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出诗人行走间所遭遇的一些小挫折。紧接着,“城上东风起,河边早雁飞”则转换了画面,展现了一幅春日城头吹起东风,河畔早早飞起大雁的壮丽景象。
“夏王纪冬令,殷人乃正月”两句,显示了诗人对古代历法和时节更替的关注。随后的“涯口度新云,山阴留故雪”则是诗人在观察自然现象的同时,也在思考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留存。
最后,“幸逢耆耋话,馀待亲邻别”表达了与老友偶遇的喜悦,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之情。紧接着,“总辔出丛薄,歇鞍登峻隅”则描绘了一种准备结束旅程、返回家园的情景。
全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堆枕香鬟侧。骤夜声、偏称画屏秋色。
风碎串珠,润侵歌板,愁压眉窄。
动罗箑清商,寸心低诉叙怨抑。映梦窗,零乱碧。
待涨绿春深,落花香泛,料有断红流处,暗题相忆。
欢酌。檐花细滴。送故人、粉黛重饰。漏侵琼瑟。
丁东敲断,弄晴月白。
怕一曲、霓裳未终,催去骖凤翼。叹谢客、犹未识。
漫瘦却东阳,灯前无梦到得。路隔重云雁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