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一月住姑苏,手阅珠玑兴不孤。
分道正奇知善战,无形山水见佳摹。
高杨句法真能续,韩孟才名渐可图。
颇恨风帆催去速,无缘誊藁付奚奴。
行人一月住姑苏,手阅珠玑兴不孤。
分道正奇知善战,无形山水见佳摹。
高杨句法真能续,韩孟才名渐可图。
颇恨风帆催去速,无缘誊藁付奚奴。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书东峰吴鸣翰秀才与王太史顾永州华应城联句后》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两位才子联句作品的赞赏和对他们才华的钦佩。首句“行人一月住姑苏”,描绘了诗人因欣赏秀才们的联句而驻足停留,流露出对艺术的深深热爱。次句“手阅珠玑兴不孤”则赞美了他们的作品如珍珠般璀璨,让诗人读来兴致盎然,不感孤独。
“分道正奇知善战”一句,通过比喻,赞扬了他们联句中的巧妙构思和独特风格,如同兵法中的出奇制胜。接下来,“无形山水见佳摹”进一步肯定了他们的作品在描绘山水意境方面的高超技艺,如同画师精心刻画的山水画卷。
“高杨句法真能续”是对吴鸣翰秀才和王太史句法的极高评价,认为其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优秀传统。最后一句“韩孟才名渐可图”将他们与唐代文坛大家韩愈、孟郊相提并论,预示着他们的才华有望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诗人遗憾的是,“颇恨风帆催去速”,即对匆匆离去的时光感到惋惜,未能更深入地交流和欣赏他们的作品。结尾“无缘誊藁付奚奴”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有机会将这些佳作抄录下来,以便长久留存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联句的赞赏,也透露出他对文学艺术的敬仰和对人才的期待。
君不见东海有鲤钓不上,冯夷翻江春浩荡。
渔者归舟载月明,一声雷震桃花浪。
又不见北溟有鲲能吞舟,浪屋涛山相拍浮。
忽朝击水三千里,九万扶摇吴叶秋。
道人放浪游太乙,一泓寒玉浸春碧。
十丈晴波何净明,百尾巨鱼自跳踯。
锦鳞铁鬣红玉鬐,珠齿冰腮紫金脊。
绿玻瓈里飞璚梭,碧琉璃中掷金尺。
吾疑汉室曾漏网,否则禹门曾点额。
钓台千古松风寒,渭水一竿霜月白。
子产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
有时听琴跃水心,有时认履伏池侧。
古人观棠有何心,今朝鉴止输闲客。
群鱼群鱼听我语,太乙真人在何许。
尚埋头角守污池,不展爪牙上星渚。
种成红杏不骑去,留向人间作霖雨。
《观鱼歌》【宋·白玉蟾】君不见东海有鲤钓不上,冯夷翻江春浩荡。渔者归舟载月明,一声雷震桃花浪。又不见北溟有鲲能吞舟,浪屋涛山相拍浮。忽朝击水三千里,九万扶摇吴叶秋。道人放浪游太乙,一泓寒玉浸春碧。十丈晴波何净明,百尾巨鱼自跳踯。锦鳞铁鬣红玉鬐,珠齿冰腮紫金脊。绿玻瓈里飞璚梭,碧琉璃中掷金尺。吾疑汉室曾漏网,否则禹门曾点额。钓台千古松风寒,渭水一竿霜月白。子产之意徒洋洋,庚氏之呼可策策。有时听琴跃水心,有时认履伏池侧。古人观棠有何心,今朝鉴止输闲客。群鱼群鱼听我语,太乙真人在何许。尚埋头角守污池,不展爪牙上星渚。种成红杏不骑去,留向人间作霖雨。
https://shici.929r.com/shici/gxCVy.html
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销。
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